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质量,是转变公路建设理念、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 2003年交通部与四川省联合组织实施的四川省川(主寺)九(寨沟)公路示范工程,为公路勘察设计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转变设计理念,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尽快推广川九路工程的成功经验,全面提高公路勘察设计质量,使全国公路勘察设计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2004年4月13日交通部下发《关于开展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简称典型示范工程)活动。首批典型示范工程确定12条路。同年5月印发《公路勘察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对已确定的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按“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重点对总体设计、路线方案、标准指标、路基防护及排水、桥隧方案、交叉型式、交通工程及环境保护等相关专业(归并为路线与总体、路基与环保、桥隧与交叉、交通工程四大部分)进行咨询,对设计的具体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我省凤永高速公路被列入首批12条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之一,经过设计招标,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中标。 2004年11月1日至4日,交通部公路司组织典型示范工程咨询专家对永寿至凤翔路口(陕甘界)公路初步设计外业进行了现场技术咨询。根据专家咨询意见,设计院对初步设计进行了方案优化调整,对专家意见进行了答复,对初步设计进行了补充完善。院设计项目组根据交通部典型示范工程咨询专家外业审查意见,首先对起终点路段(长武塬和永寿塬)平、纵线位进行了优化调整,11月4日,首批勘察设计人员进驻工地,进行放线、专业组调查、地质勘探等工作。12月11日至14日由省交通厅主持在西安召开了项目初步设计预审会,根据初设预审意见,结合部典型示范工程咨询专家外业审查意见,设计院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对初步设计进行了回顾、总结。12月22日,测量及专业调查人员进驻工地开始实施中线、横断面、高程测量及专业调查。2005年1月24日~26日交通部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审查。根据审查意见,结合外业测量成果,设计院对全线7处合计24.8公里的路线进行了优化调整;2005年2月4日全部外业工作结束;2月6日内业设计工作全面展开,至6月15日施工图设计工作结束。2005年8月31日~9月5日,省交通厅在西安召开项目施工图评审会并通过。设计人性化之路 安全是公路设计的首要因素,包括公路设施自身安全、运行车辆行驶安全及行人等的安全。而凤永高速公路途经我省第二大能源基地彬长矿区,当地又是我省著名的果业基地。交通量中重载交通所占比重高,所以在全线连续上坡路段设置爬坡车道5处14.2公里;同时根据地地形条件,在设置爬坡车道路段设置紧急停车带22处,用以弥补由于爬坡车道设置而造成主线硬路肩宽度的不足,满足应急车辆停靠。为了最大限度为行驶车辆及驾乘人员提供安全保证,分别在连续下坡路段设置了5处避险车道。同时根据交通部新颁布的《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编制完成了《凤翔路口至永寿段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安全性评价报告》,这是我省首次进行“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的项目。 在路线设计方面,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勘测,进行了多方案路线比选和优化。凤永高速全长98.504公里,而比较线长度为95.594公里,占贯通方案路线总长的97.05%;其中,同等深度比较线6处,长42.881公里,是贯通方案路线总长的43.5%;不同等深度比较线5处,长52.713米,是贯通方案路线总长55.2%。通过综合运用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生态选线,确保了路线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达到安全、经济、环保、舒适的使用要求。 边坡坡率灵活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减少人工痕迹。挖方边坡的坡脚、坡顶,取消折角,采用贴切自然的圆弥过渡。从安全、视觉效果及与周围环境协调角度综合考虑排水工程,选择矩形、梯形、浅碟形和漫流等多种型式。科学发展之路 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弥足宝贵,项目设计就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项目穿越最适宜苹果生长的渭北旱塬,沿线的永寿、彬县、长武均为我省果业重点县。设计院在项目设计中首次提出了“三个一米”的设计理念,即碎落台1米,护坡道1米,占地界1米,而以往的设计中其3个指标分别为2米、2米和3米。据初步测算,仅此一项全线可节约土地约500亩。 低路堤是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方向,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不但可有效节省国家宝贵的土地资源(公路用地减少,借方减少),降低工程造价,而且避免了高路堤产生的工后沉降等一系列问题。凤永高速设计中提出采用低路堤的设计理念,如在长武塬方案比选中,为节约土地资源,进行了平均填土高度为1.65米和2.54米的高低路堤方案比选,最终推荐低路途堤方案。 合理设置取、弃土场,尽量不占用农田,将取、弃土和改地、造田结合起来,设计中将全线弃土场全部推平,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同时用工程弃土为沿线群众修建良田。凤永高速公路施工以来,已为沿线地区“制造”了378亩耕地和宅基地。 凤永高速公路通车后将以货运为主,重载交通多,而且具有明显的方向性,陕甘界至永寿方向实载率高。因此,路面设计时,在我省首次采用对路左幅、右幅分别进行路面设计,重载交通方向路面基层增加5厘米厚度,同时保证了重载方向的安全性和轻载方向的经济性。 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由于项目重车比例较大,长大陡坡路段上坡缓慢,下坡频繁刹车,对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及耐久性要求更高。设计中在我省高速公路中第一次全线采用了新型沥青路面――沥青玛蹄脂碎石(Stone Mastic Asphalt 简称SMA),它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其使用性能得以全面改善和提高,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抗疲劳性能、耐久性和显著降低路面噪音等,保证了出行者的安全,延长了路面寿命,减少了养护维修费用。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