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期 第70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09-05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10月19日 星期日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信 任
新闻作者:文 / 杨 磊

    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时候变的人人自危了呢?诚信,淳朴,善良这些传统的美德,好像一夜之间就变的稀缺了。
    我不喜欢去那些壁垒森严的大院办事,人还没进去门卫就要你出示身份证明――所谓侯门深似海。我也不喜欢到每个单元都有铁门铁锁,要按号经主人验明身份的人家去做客。可是这种情形在我们身边已经越来越普遍,让我感觉信任在现代社会的人与人之间似乎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对自己的这种想法感到羞愧,也许这只是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却真实的让我感动。
    那是不久前的一个夜班,大概凌晨两点左右,由于下雨空气中透着丝丝凉意。一位老大娘来到我当班的发卡窗口前:“姑娘,我要去铜川下错车了,给儿子打了电话他一会就来接我,你能不能让我到你的房房里暖和一下?”。听着大娘一口浓重的陕北口音,看着她已经被淋湿的衣服,虽然心中有许多不忍,但是工作的职责还是让我只能把她带到服务台前:“大娘,对不起,我们的亭子不能随便让人进去,要不您坐这里等吧”。请一位同事换我之后我给大娘拿来伞,倒了一杯热水。大娘感激地说:“怪不得我儿子让我坐到你们收费站等他,哪也不要去,关键时候还是公家人不一样啊!姑娘,大娘还想麻烦你一件事情,这是我刚在旁边小卖店打电话找的50块钱,我觉得不太对,人家不给我换,我们农村人挣点钱难,你给我看一下,要是真的不对,一会我儿子来了让她去找”。接过这张皱巴巴的50元钱,我仔细看过之后告诉大娘:“大娘,这张钱是真的,就是有点旧了,要不我帮你换一下,反正明天我们的钱都要交银行的”。“不麻烦你了,姑娘,是真的就行了,大娘信你们公家人……”
    我曾向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淳古风,我也曾怀念过去一张凉椅、几把蒲扇、三、五人顶着月亮围坐、谈天说地的宜人气氛;我更情愿以成天紧闭家门的高楼大厦换取开门便见邻居笑脸的低矮平房;我渴望生活在可以随意敞开心扉、谈笑人间、不用相互设防或戒备的人群之中。但是这句“我信你”却让我更加真实的感动着。面对缤纷的尘世,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会使人们不用再去猜忌和怀疑。信任是一种生命的感觉,也是高尚的情操,它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纽带;信任是构成诚信的框架,拥有诚信就拥有和谐、温馨的生活,丢弃诚信,就失去为人的根本。我深知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会对我如此信任,是因为我属于高速集团这个拥有坚固诚信之墙的集体,我为自己身处这样一个集体而感到自豪。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