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9期 第212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3-01-06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
第四版 < 上一版   
秦直道的作用
新闻作者:■ 王 蓬



秦直道的修筑在之后长达400年的两汉对匈奴反击战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公元前127年,匈奴到上谷、渔阳劫掠,汉武帝组织反击,卫青率军明救渔阳,利用秦直道行至今包头,却突然回军西扫,大败屯守黄河河套地区的白羊王、楼烦王,驱逐了匈奴,收复黄河以南曾被秦将蒙恬攻占的广袤草原,解除了匈奴对长安京畿的威胁,史称“河南之战”。之后, 西汉王朝在河套设溯方郡,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迁徙关东流民数十万人口到北地、上郡,实边屯垦,移居朔北之人带去农具、籽种和栽培技术,以及文化生活习俗,人居家安,促进了河套与边境的安定。
但汉匈并非完全兵戈相见, 也曾和睦相处。比如东汉时,匈奴呼韩邪在“五单于争立” 中得到汉王朝的支持,统一匈奴全境,到长安城朝见汉元帝,请求“婿汉氏以自亲”,主动提出做汉朝女婿。汉元帝答应呼韩邪请求,在后宫征求外嫁宫女。王昭君便是自愿请嫁而名标青史!《汉书·匈奴传》记载了这个历史性的场景:“呼韩邪临辞大会,帝以五女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失于信,遂与匈奴”,呼韩邪感激万分,“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
意思是呼韩邪临行,汉王朝为其举办欢送宴会,盛妆的王昭君由4名宫女簇拥下来到宫廷,王昭君的美貌与丰采,像一束阳光照亮宫廷,汉元帝大吃一惊,想留在汉宫自己享用,又无法失信匈奴,只好忍痛割爱。呼韩邪压根没有想到能够得到这样一位雍容华贵的绝代美人,大喜过望,当即表示愿确保汉王朝上谷以西至敦煌(今山西至敦煌近三千公里)的边塞安宁,这是王昭君为汉王朝做出的历史贡献。
呼韩邪与王昭君离开汉宫,行走的正是秦直道。事实是自昭君和亲前后60年间,整整三代,边境出现了“边城宴闭,牛马布野,三世无吠犬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至今直道沿线内蒙古境内有昭君墓,沿途有关于王昭君的传说。表明秦直道也是一条和平友谊之道。
另外一位阅历传奇的才女也与秦直道相关, 她便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东汉末年,她在战乱中为南匈奴所俘,无奈之中嫁匈奴右贤王为阏氏。在北方草原生活12年之久并生育二子, 但蔡文姬始终不忘家乡中原, 作《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以述心怀,渴望回到家乡,但却被单于所阻。幸曹操与其父蔡邕交好, 用重金从匈奴单于赎回文姬。为防不测,曹操亲率大军沿秦直道前往匈奴边界,单于见曹军威武军盛,只得同意文姬归汉。蔡文姬后来继承父业,参与编撰《续汉书》其所作《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因反映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匈奴生活习俗及流离悲愤情怀, 具文献价值受学界重视。还有《文姬归汉》戏剧诗文也广为流传。
秦直道除军事价值, 还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条沟通中原与边塞, 农耕与游牧, 战争与和平的近捷通道对于研究秦汉时期北方地区的历史,尤其是汉匈之间战争史、交通史、民族关系史等具有重要价值。同时, 对于南北政令统一、经济开发和文化交流;在民族融合、商贸交流、文明传播方面也发挥无可取代的作用。因而, 近年秦直道已深受学界关注。
我的朋友朱合作是榆林市群艺馆研究馆员, 早期从事文学创作, 1979年冬与我同为省作协首期读书班学员, 也与路遥交好。后来转向地域文化研究,多与秦直道相关。几次去榆林, 他都拿多年搜集的汉代砖石画像拓片,有“牛耕图”“谷物图”“放牧图”“拾粪图”“杂技图”“击剑图”等, 很开眼界。也与我在中原南阳和山东临沂等地见到的汉画像石类似。还有印着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表明秦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的政策,通过秦直道,也曾推行于秦长城沿边的郡县。
秦直道是比著名的罗马大道还早200多年,应是世界第一条最早、最直、最长、最宽的大道,说是世界高速公路鼻祖亦不为过。秦直道目前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应有望进入遗产名录。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