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前接到闺蜜电话,得知她84岁的父亲在中心医院里靠输血和呼吸机维持生命,她两个弟弟先后阳倒在家里,发烧咳嗽无法起床,只有她这个当大姐的勉强撑着陪伴在床前。她的母亲也在家里强撑着,根据咳嗽的症状也应该住院治疗,但是看到儿女们自顾不暇的窘状而先择了坚决不去医院,可怜的闺蜜心力交瘁,只好把老公安排去家里照顾妈妈。心里实在惶恐所以深夜给我电话诉说,她也知道接下来将会面临什么,语气充满了无助无奈和伤感。电话里我忍着不敢把话说透,但是彼此心里都知道那些委婉的语句后面是多么凌冽的事实!通话结束时,她说:“该来的都避不过,你也要保护好自己和家里的老人,不要为我担心,我没事的”。挂断电话,我突然就绷不住了,瞬间泪流满面,不觉想起了2008年四川地震后主持人李小萌路遇一个挑夫,简单交流分别时那人说了一句“谢谢啦,你也要保重自个”后,面对镜头李小萌哽咽着说不出话来的场景。我这闺蜜,自己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虽孤立无援却坚韧清醒,还记挂着我和家人的安危,这从心底冒出的淳朴和善良在非常时期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直面死亡是人一生的必修课,每个人都是从离别自己父母开始深刻感受到命运的残酷和悲催的,我已经迈过了这个坎,而闺蜜却要在这一场大疫面前直面这最磨人的考验。躺在床上我难过了很久无法入眠,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似乎积累了一生的热爱和坚强都在瞬间被夺走了。我想象着闺蜜在漆黑的夜里那种极度的恐惧和无奈,家里人都被病毒袭击了,弟弟们暂时还帮不上忙,父母年迈体衰,看着病床上那个苍老的父亲,心里空荡荡的,不敢想接下来的发展又不得不想,那种绝望是多么的难捱啊。然而难能可贵的是她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一味的愤怒和指责,仍然明白别人也在经历着一样的纠结和惶恐,仍然把安慰和关怀当做寻常的善意轻轻传达,这一点慈悲心在今年冬天这个特殊时期是多么稀有啊!最近的日子似乎分外难熬,耳边不时飘来谁谁离去的消息。到了如今这奔六的年纪,同龄人的父母还健在的基本都是八十以上的高龄老人,再加上基础病的存在,他们自然成了病毒攻击的主流人群。前天我也参加了一个同事母亲的葬礼,在一个新近刚刚开辟的场地上依次排列着六个老人的灵堂,没有哀乐没有哭声,也没有烧纸祭拜等原有的程序,亲属发了告示:感谢你前来祭奠家母,鉴于目前大家的健康状况,一切从简,请你稍事休息,喝杯热茶就回家休息。短短几句话,几多无奈几多心酸跃然纸上,我们一行三人看着那站在风中顶着一头乱发、两鬓已经斑白,脸上表情僵硬的同事,似乎所有的语言说出来都不合适,只好一一与她相拥,拍拍后背就拍出了泪花,两个大姐和我终于都没忍住,穿着孝衣的其他亲属克制着悲痛把我们让进了里屋。我们坐在桌前,安慰了同事几句,口罩不敢摘,水也不敢喝,十几分钟就起身离开了,回来的车上都不说话,想那躺在冰棺里的阿姨也曾是一位名气很大的中学校长,年轻时人美工作突出是多么的令人尊敬!如今就这样如一片树叶缓缓落下,没有声响寂静沉默,两天后将变成一股青烟,一生就这样交代了。疫情三年改变了很多,普通人的日子更是被撕的面目全非,年末的这次放开到底是对是错,未来的疫情又将如何作妖,都得交给历史去检验。活在当下,不确定就是常态,生离死别本来也是常态,只是这样一种密集的离别不免太过惨烈,而亲历这种离别的人们更是在伤痛中增加了惶恐和无奈。作为旁观者,我们也在别人的悲剧里一次又一次的体会到命运的无常和人类本身的卑微和渺小。不管如何被打击、被分离、被重创,太阳每天还是会照常升起,日子还是要继续,只能在心里默默地为那些经历了亲人离去的人们祈祷,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也愿我们都能在这一场大疫的考验之下,变得更加客观冷静,遇事不盲从不偏激;变得更加珍惜亲人朋友,时时传递善意和温情。不论多么艰难,都要努力做到:好好活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