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京昆高速陕西蒲城至涝峪口改扩建工程的大部分农民工陆续返乡。“我们的400多名工人都已经拿到工资高兴地回家了。”负责9标施工的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书记欧阳书介绍说,“每个月,我们把考勤及工资提交给业主单位指定的信息化平台,通过审核后由银行给农民工代发工资,从来没有拖欠过。”截至目前,陕西交控各建设项目均能够及时兑付农民工工资,未发现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和由此引发群体上访事件和欠薪案件。据悉,交控集团建设管理公司负责建设安康至岚皋(岚皋至陕渝界段)、京昆高速蒲城至涝峪口改扩建工程、马家堡至泾阳、曲江至太乙宫改扩建、兵马俑专线、西安至兴平等6个传统建设模式高速公路项目,以及丹宁高速丹凤至山阳段、鄠邑经周至至眉县、洛南至卢氏、G210东三环至临潼等4个PPP投资类公路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总里程399.863公里,总投资549.09亿元。项目涉及参建施工单位62家,雇佣农民工共计约7300人,2022全年累计支付农民工工资约5.42亿元。专款专用 送上“定薪丸”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和民生福祉,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管理公司采取多项措施,为农民工送上“定薪丸”。公司加强制度建设,将农民工工资管理纳入招标文件,从源头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在建设管理机构、经理部驻地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公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支付日期、领取工资人员名单,公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属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电话,确保农民工工资发放得到保障。督促劳动用工合同制管理,确保各施工企业与每名农民工签订用工合同,对工资核算办法和标准、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进行明确约定。推行人工工资和工程款分帐管理,编制农民工工资专用报表,设立专用账户,确保专款专用。同时,执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建立进场人员实名制档案,所有人员信息均录入省农民工工资信息管理系统。落实工资银行代发制,逐月实名编制各劳务分包队伍工资支付表,通过银行按月逐人直付农民工工资卡中,确保农民工工资的及时兑付。用好农民工保证金,督促各施工企业在当地设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足额提交保证金,与属地劳动部门共同做好农民工工资发放监管。强化监管 用好“惩戒尺”“春节将至,欠薪问题进入易发多发期,我们采取多种措施防范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比如采用集中办公、临时计量等方式加快设计变更、补偿索赔以及合同问题处理,及时审批,加快计量支付,缩短计量周期,特别是对外环南、宝坪等通车不到2年的项目,督促各项目尽快完成年度最后一次计量,确保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足额支付。这项工作已安排由公司纪委牵头,工程部配合全力推进。”建设管理公司工程部部长杨永恒介绍说。该公司还先后开展了夏季根治欠薪和冬季根治欠薪专项活动,及时总结活动成果。2022年7月,作为主要发言单位参加全省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座谈会,进行了经验学习交流。为保证农民工工资足额支付,建设管理公司强化监督检查,加大惩戒力度,进一步切实落实施工单位主体责任,充分利用信用评价等手段加大惩戒力度。建立监督检查体系,将农民工资支付情况作为季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建设项目也将农民工工资支付纳入每月劳动竞赛的考核,监管工程中,采取自查自纠、不同建设管理机构互检、重要时段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措施,督促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到位。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下发通报,及时列出问题清单限期整改,对执行不到位、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的建设项目及有关责任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问责。据了解,目前陕西交控交通强国项目《提升高速公路建设运营一体化平台》已经开发完成,平台设立了农名工专项板块,能够反映农民工姓名、劳务合同主要内容、考勤记录、工资发放等相关内容。在后续项目管理中,建设管理公司将充分利用平台,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农民工实名制、分账制、银行代发制等制度办法,监管各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切实保障好农民工合法权益。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