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秋天,我终于来到这里。这里以“幻城”为载体,有56个空间,每一个空间有4道门,又有不同的场景。这里有21个大大小小的剧场,分散在这56个空间里。这里用棋盘式的格局,把622亩地方格化,也戏剧化。这里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是中国规模最大、演出时长最长的戏剧聚落群之一。这里就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幻城外的百亩良田,一年两季,麦子和高粱。在早晨的日光下,远远近近的高粱田一望无际,“只有河南”四个地标性大字稳稳地立在田野中央。这是我发出的第一声感叹,为这朴素河南的缩影,为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力量。黄土色的高墙仿佛被掀开一条窄窄缝隙,穿过错落的夯土城门,走过棋盘格,一座土墙矗立眼前。“您从何处来?您为什么来,请注视这方黄土,这是215立方米的黄土,这是取自河南的土,这是黄河流过的土,这是生长麦田的土,这是日月照耀的土,这是祖先庇佑的土,这是孕育文明的土,这是哺育百姓的土,这是生你养你的土,这是生我养我的土。”墙上的文字,在一瞬间让我变成了“幻城”中的人,她用戏剧讲述了实实在在的黄河故事。三大剧场中,定位式和移动式的表演模式,让我彻底融入这片土地中。《幻城剧场》让我看到穿越千年的对话。千百年前的人们问道:“我们会留在画上吗?会被后人看到吗?”张择端回答:“会的,千百年后,还会有人在画上看到你们,他们会记得你们!”那一刻,演员满怀期待地望向观众席,如同我们和千年前的他们遥遥相望。《火车站剧场》让我走进了1942年的大饥荒时代。认识了李十一和李十八两兄弟,记住了李十一那句:“十八,你莫说死,只要哥活着,你就不会死!”“我看到了饥民们爬上铁丝网用力拍打时无力的表情,听到了“老天爷你凭啥这么狠”。《李家村剧场》让我触摸到了小小的麦粒。麦种被放在我们手心,沉甸甸的。满场大雪纷飞,纸片漫天飞舞,老人们褪去外衫,用生离死别换来一份希望。剧落散场,台下泣哭声久久不息。还有一个个的小剧场,演绎着一个个的小故事。候车大厅、覆斗书院、张家大院、李家村茶铺、红庙学校、老院子、老库房……每一处都有属于自己的悲欢离合,在一砖一石的剧场中反复上演,我从一场场剧目中出来,又进入到不同的舞台里,移步易景,转眼千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3大主题剧场、10座微剧场、27个情景戏剧空间、450分钟不重复的演出。麦田、红高粱、夯土墙、光与影、时空穿越、岁月碎片……“戏剧幻城”以黄土为主题的建筑营造出迷幻的梦境,让我感受到几千年文脉流淌的意义。当我从每个方格中退出,最终离开这座巨大的黄色土城时已是日暮。走出夯土城门,走入田地中央,回头时,远远看见城墙上光影投出的文字“待你归来时,依然是少年”。 (作者供职于富平管理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