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7期 第2216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3-12-01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陕西省干线公路网监测重点及防范措施研究
新闻作者:文 / 南争伟 孙 桥



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路网里程不断增加,截至2022年底,全省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7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697公里,普通干线公路20017公里。如何加强路网运行监测,有效处置公路突发事件,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成为摆在公路管理部门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国家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面加强路网运行监测预警,加强监测设施建设,实现对重要桥梁隧道、重要线路交叉口等路段的实时监测全覆盖,重点部署灾害多发区域公路基础设施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应用,为路网畅通运行提供基础支撑服务。
路网运行监测重点路段
的分类及判别
陕西干线公路线长、面广、点多,路网运行监测必须明确重点,明确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监测重点,才能集中力量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结合全省公路自然灾害分布特征、公路突发事件历史规律、路网运行管理工作经验及服务保障需求,提出陕西省国省干线公路重点监测路段包括易灾毁路段、易降雪结冰降雾路段、易拥堵路段、易发交通事故路段、主要运煤通道路段、主要省界出入口路段、重点旅游景区路段等7种类型路段。
基于历史数据和工作实际,我们初步提出七种重点监测路段判别标准。易灾毁路段主要指一年内发生“路基桥隧冲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公路灾毁事件3次以上并造成交通管制的路段;易降雪结冰降雾路段主要指一年内因路面积雪结冰导致公路阻断或拥堵次数达到4次以上,或一年内因降雾能见度低导致公路阻断或拥堵次数达到4次以上的路段;易拥堵路段主要指一年内因车流量较大造成的大范围公路拥堵次数达到10次以上的路段;易发交通事故路段主要指一年内发生交通事故5次以上或发生1次重大交通事故的路段;主要运煤通道路段指运煤货车占比达至40%以上的路段;主要省界出入口路段指省际间国省干线公路出入口路段;重点旅游景区路段主要指全省4A级以上景区途径普通国省道路段,车流量较大的城市周边重点景区普通国省道路段以及部分距离景区较近的高速公路出口路段。
全省干线公路重点监测
路段的现状及问题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现场调研等方式,在全省各级公路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经认真统计分析、筛查核对,全省干线公路共有重点监测路段606处,其中:高速公路228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378处,包括易灾毁路段53处、易降雪结冰降雾路段100处、易拥堵路段78处、易发交通事故路段80处、主要运煤通道路段43处、主要省界出入口路段58处,重点旅游景区194处。
目前我省路网运行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路网监测设施覆盖率不足。普通干线公路视频监测、交通流量监测设施覆盖率仅占普通干线公路总里程的39.63%,不能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普通干线公路的交通运行特征。二是采集体系不够丰富。监测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视频监测和交通流量监测为主,数据来源单一,自动化交通事件监测设施、公路气象监测设施应用还比较少。三是系统功能不够完善。现有的监测系统仅限可视、可查等基本功能,智能预警、自动处置、综合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完善。监测设施不足、采集体系单一、智慧化应用不够制约了路网运行监测能力的提升。
路网运行主要监测设施
形式及应用场景
当前主要路网运行监测设施有视频监测设施、交通事件监测系统、交通流量监测设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道路智能诱导系统、主动式路面积雪凝冰监测系统、可变信息展示系统、智能会车预警系统、道路主动预警系统、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等共计11类,它们分别有针对性地应用于不同的路段和场景。
山东省在G204烟上线莱阳段每隔500米设置一处双向监控装置,对全线交通状况进行监测预警,在非灯控道路交叉口布设公路安全交汇预警系统,全程进行交通安全智慧管控;河南省在济源国省道路设置自动除冰系统、弯道会车智能预警系统、主动发光标志、智慧灯杆等智能设备,提供智能出行服务;湖南省在G5517长常北线长益段每150米连续布设5G基站和摄像头等配套设施,可满足无人驾驶路况要求,为驾驶员提供及时的交通事故、交通管制、交通气象等信息;江西省在S41宁定高速重点路段的隧道、高边坡等处布设了弯道车辆监测预警、道路结冰预警及自动除冰等系统,准确监测道路安全运行情况,均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效果。
提升我省路网运行监测
与应急防范的措施
进一步完善路网运行监测设施。从本次重点监测路段信息收集情况来看,当前仍有62处重点监测路段尚未设置监测设施,要加快这部分路段视频监测、交通流量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实现全省各重点监测路段设施全覆盖。根据国省干线路网调整规划,编制《陕西省普通国省干线路网运行监测站点规划方案》,指导规范我省公路网运行监测业务及其系统建设,突出对7类重点监测路段的设施覆盖。加快全省53个县级公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保证全省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平台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不断优化路网监测预警机制。参考《陕西省干线公路路网运行管理办法》、《陕西省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等制度,结合路网运行管理工作经验、突发事件处置流程,针对重点监测路段提出以路网监测、运行管理为侧重点的通用预警防范措施,突出“重要假日、夏季汛期、迎峰度夏、冬季冰雪”等关键时段,突出“急弯陡坡、能源运输、交通枢纽”等重点路段,突出“车流量动态监测、重点路段视频轮巡、灾害天气专项预警、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等主要环节,形成“模块化”监测预警手段。落实各级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信息报送要求、信息处理流程、路网调度要求等详细内容,实现路网运行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处置,做到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灾后抢通各环节的信息全覆盖。
进一步提升路网运行管理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加快干线公路“视频上云”服务,建立全省重点监测路段信息数据库,及时调整、更新、维护,优化提升“陕西省公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功能,增加重点路段监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应急管理调度模块、重大恶劣天气预警模块,突发事件智能响应等功能模块,更好的监测公路运行情况,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加快多种形式监测设施试点场景建设。选取部分具有多重特征属性的代表路段,如省道219宝鸡秦岭北坡段、国道327韩城过境段、G242华阴段,结合道路特征增设多样监测设备,如易滑塌体位移监测设备、雨量监测设备、自动除冰系统、道路警示引导设备、弯道会车预警系统等,搭建智能监测应用场景,提升重点监测路段智慧化水平。根据试点场景实际运行情况,优化系统运行方案,逐步在全省各重点监测路段予以推广实施。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