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广袤城乡,“四好农村路”串联起机遇与希望。“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既是关乎群众美好生活的民生基础,更是畅通经济循环的“毛细血管”,已日益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幸福路、致富路。“十四五”以来,陕西公路交通部门紧紧围绕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总目标,持续巩固“两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2023 年,全省拟建成完善 9500 公里农村公路,新增 14 个乡镇通三级公路,2500 个自然村(组)通硬化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组)为网点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高度重视 铺就乡村振兴发展路2021、2022年全省累计投入超过 232 亿元,完善提升农村公路 1.7 万公里,累计改造危桥 238座,实施安防工程 8970 公里,全省 807 个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66713 个 30 户以上自然村(组)实现了通硬化路,较“十三五”分别新增 21 个乡镇和 5558 个自然村,农村地区的路网密度显著增强。至 2022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 15.9 万公里,居全国第 15 位;全省 100%的建制村和 80%的3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通硬化路;100%的建制村通客车,农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道路通,百业兴。“十四五”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先后出台《推动公路高质量发展意见》《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深化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等一批纲领性文件,并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纳入全省“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为全省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省政府还坚持每年召开全省“四好农村路”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示范创建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的落实举措。陕西省各级公路交通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积极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在全省所有涉农县区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全省县乡村三级路长总人数达 21869 人。“十四五”以来,全省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资金累计投入14.4 亿元、22.6 亿元,年均养护投入较“十三五”期增长 12%,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 100%,优良中等路率达到 81.4%,一二三类桥梁占比达到 97.25%,农村公路基本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同时省交通运输厅、各级公路管理机构联合有关部门,坚持高站位部署、高标准推进,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由区域示范引领向全域达标转变。全省累计创建西安市、渭南市、宝鸡市、汉中市、商洛市 5 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78 个省级示范县,其中西安市、渭南市获评国家级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15 个县(市、区)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已逐步成为服务“三农”工作的一块金字招牌。积极作为 畅通乡村振兴致富路民因路而富。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各级公路交通部门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模式,以旅游路、产业路、园区路建设为重点,将省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主要产业园区和特色村镇有机结合,有力促进了柞水木耳、平利茶叶、洛川苹果、富平柿饼、陕北杂粮等乡村产业不断壮大。不断深化“美丽农村路”建设,累计创建两批次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宝鸡市陈仓区九龙山旅游公路入选 2022 年交通运输部“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成为推动交通与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典范。同时,积极推广“以工代赈”,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十四五”以来全省共有 470个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吸纳农村劳动力人数 5360 人;累计开发“四好农村路”就业岗位 26669 个,带动脱贫人口 15599 人,农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各级公路交通部门持续巩固建制村通客车成果,全省共设立通村客运班线 2532 条,投放通村客车 5217 辆,每年补助近 1000 万元,全额补贴通村客运车辆交强险保费。引导各地有序推进城乡公交线路向城区周边重点镇村延伸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不断提升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发展模式,在全省成功打造 11 个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5 个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深入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工作,全省行政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 98%,“快递进村”工作成效显著,“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电商进村、快递服务入户”双向运输服务进一步打通。村道阡陌纵横,串联的不止是村落与美景,更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在三秦大地上,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既畅通了群众出行的“微循环”,更打通了发展的“大动脉”。“目前,‘四好农村路’已成为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全力推动农村公路的发展与沿线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等的建设一体推进。公路交通部门通过不断丰富农村公路的发展内涵,并将其融入农村地区产业、物流、特色经济的体系,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巨大潜力,推动‘四好农村路’迈向高质量发展。”陕西省公路局负责人说。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