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我进入西宝高速磻溪收费站工作。过了23岁生日,谈婚论嫁的话题便从母亲口中屡屡提出。我深谙母亲的殷殷苦心,于是顺其自然,任由张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似曾相识燕归来”!我相信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说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因为我们在童年就有过短暂的人生初见。大姐新婚远嫁那年,我随母亲给大姐家送灯。他作为大姐二爸家的小主人,曾拉着还有点腼腆的我去他家玩儿,为我搜罗了一大堆好吃的。那时他十一二岁,我也就八九岁。后来辗转异地上学,鲜去大姐家中。不想十余年后,经大姐牵线再见,他已长得玉树临风,英姿飒爽,学业有成事业有成,在韩城工作,因才华横溢,还被韩城电视台聘为形象大使,为地方做宣传。如此优秀的他,自然是母亲眼中的乘龙快婿。传说中一箭穿心的感觉,对我而言,还真不是空穴来风,所谓缘起童贞,缘定三生。我们很快就确立恋爱关系,他就是我如今的爱人。结婚前一年,我应他之约,赴韩城共慰相思。他带我参观了司马迁祠、文庙、城隍庙等人文景点。文庙门外八字墙上的琉璃九龙壁,城隍庙两廊上的琉璃龙凤雕刻画屏,一时间吸引了我的眼球,也引发了我的思绪。看着龙出水势,凤舞坤岗;看着飞龙在天,凤鸣九霄。再想想母亲中意的乘龙快婿,我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图腾密码,既惊叹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又从文化精神层面顿悟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龙无疑是文化精神的象征,既诸相具足,又抽象无限。说诸相具足,它有羽鳞有足须,上可飞于天,下可行于地;入海腾江,鱼跃龙门。说他抽象无限,乃为传说。现实生活中,我们常把非常优秀、出类拔萃之人喻作人中龙凤。说透人生哲理和宇宙玄机的《易经》,首课“乾卦”之六爻,从初九“潜龙勿用”到九六“亢龙有悔”,哪一爻离了龙?哪一爻又不是在说人生呢?所以说,龙是精神图腾,龙是品行典范,龙更是中华儿女精进向上,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作者供职于西禹分公司阎良管理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