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着许多的女性在自身处于弱势群体之中亦自强不息,用自己的勇敢、聪慧、才情、善良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在史卷上留下一道道浓重的色彩。顾若璞这位杭州单亲妈妈,不依赖他人,不屈从观念,不受传统束缚,用智慧与勇气,照见希望,照亮女性独立自强的夜空,书写了人类进步的篇章。早在清末明初的杭州,就出现过这样一位出类拔萃的奇女子,她勇敢睿智、坚韧顽强、才华横溢、自强不息,不仅成为孩子的好妈妈,还成为注重女性教育、追求自己生活方式的领头人,她就是了不起的女诗人顾若璞。从她留下的散文《与胞弟》里,能追寻她成长轨迹。“夫溘云逝,骨铄魂销,帷殡而哭,不和死之久矣。”这是顾若璞写给弟弟顾若群的书信内容。时间是公元1619年,丈夫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撒手人寰,她悲痛万分,命运自此开始改变。顾若璞出身书香门第,15岁时嫁给了同乡贡生黄东生,黄东生的父亲黄汝亨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黄东生以父亲为榜样,带着光宗耀祖的使命参加了多次科举考试但屡战屡败。31岁这年,黄东生第四次科考失败后一病不起,第二年春天便离世了。把他老迈的父亲,年幼的儿子,和一个前途未卜的大家庭留给了年仅28岁的顾若璞。“徒以死节易,守节难,有藐诸孤在,不敢不学古丸熊画获者,以俟其成。”寻死容易守节难,孩子们还小,我要学习柳仲郢的母亲用熊胆制药帮孩子强身健体,学习欧阳修的母亲用树枝在地上教孩子写字,努力把孩子养大。生活在明清时期的女性,没有生活自主权,顾若璞家境优渥,本在宅院内相夫教子,突然间成了寡妇。封建社会里这种境况的女子大多改嫁,依仗男人才能生活。但是,顾若璞没有,她以一己之力扛起家庭重担。把家产做了详细的长期规划,细致核算每项用度,同时还织布补贴家用。“于是酒浆殂兰壬之暇,陈发所藏书,自四子经传以及古史鉴、《皇朗通记》《大政记》之属,日夜披览如不及。二子者,从外传入,辄令篝灯坐隅,为陈说吾所明,更相率咿唔,至丙夜乃罢。顾复乐之,诚不自知其瘁也。”做饭织布之余,就翻开家中收藏的书籍,从四书五经到古史鉴,我日夜阅读只觉得时间不够。孩子们进屋,我就给他们讲解读书领悟,有时候带着他们背书到三更半夜,我以此为乐不觉疲倦。今天看来,顾若璞就是优秀的教育家,为了让孩子成才,除了身体力行共同学习,她还探索全新的教育方式。顾若璞打造了一搜小舟,小舟就停泊在西湖断桥边,她认为在这样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下读书,孩子们可以摒弃杂念、专心致志。顾若璞的两个儿子黄灿和黄炜长大后,都成为杭州颇有名望的高士。更加不拘一格的是,顾若璞同样重视对女性的教育,她是黄顾两家所有女性的启蒙老师,她鼓励女孩子读书学习、关心时事,用诗歌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她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文学团体:蕉园诗社。有学者推断,曹雪芹在塑造女性人物的时候,是受到了蕉园诗社的启发,而顾若璞可能正是《红楼梦》中大家长贾母的原型。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不少长辈,尤其是女性长辈,责备甚至诽谤顾若璞的所做所为,顾若璞抵制了诸多压力,她坚定地指出:对妇德的追求而言,文学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女性就才更有可能成为好妻子和好母亲。“日月渐多,见闻与积,圣经贤传,育德洗心,旁及骚雅词赋,游焉息焉,冀以自发其哀思,舒其愤闷,幸不底于幽忧之疾。而春鸟秋虫,感时流响,率尔操觚,藏诸笥箧,虽然,亦不平鸣耳,讵敢方古班、左诸淑媛,取邯郸学步之诮耶?”时日一长,见识一天天累积,这些圣贤之书可以洗涤心灵,我还要读《诗经》《离骚》等诗赋,那些优游潇洒的词句可以寄托心中的哀思、舒缓满怀愤懑,不至于因为忧愁而生病。春天鸟鸣秋天虫唧,它们感应时节发出声响,我也随性写下文章藏在箱子里,虽然也是不平则鸣,但哪敢与古时候的班昭、左棻相比,就是邯郸学步而已。在顾若璞的影响下,同一时代的很多女性开始觉醒,像男人一样努力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黄媛介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出生文人家庭,有很高的绘画天赋,毅然改变家庭角色后,丈夫操持内务,黄媛介上街卖画挣钱养家,成了当时西湖边的一道独特风景。这些女性凭借自己的努力,打破了千年来严苛的社会规范,为女性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据记载,顾若璞活到90高寿,她的诸位孙女辈皆能写诗作赋,她还亲自为其孙媳钱凤纶的《古香楼集》做序,她用坚韧睿智的品格,撑起一个家族的同时,成就自己传奇的一生,也定格为后世女性永恒的榜样。 (作者供职于华通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