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8期 第224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4-03-26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第四版 < 上一版   
当春茵其陈
新闻作者:■ 吴石开





茵陈蒿,历严冬不死,于春临之际,老根发萌芽,因由陈根而生发,得名茵陈。茵陈、茵陈蒿、柴草,时序变化,造成它奇妙的三个阶段,有谚:二月茵陈,三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各地区天气变化进度不同,具体生长程度也不同,另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等区别前谚的说法。
茵陈,团状卷曲,灰白灰绿,整体生茸,绵如软绒,嫩茎密小,微苦清香,为菊科滨蒿或茵陈蒿的全草。它是一味重要的草药,疏清肝脏,茵陈最为霸道。
当春乃发生的,不止是知晓时节的好雨,这宝贵的茵陈也出现在当春之际。采其鲜嫩,铁锅急炒,团结收干,干燥保存,直接作为茶饮。过了新嫩时节,茵陈转变为成年意义上的蒿,性质功力都付诸生长,好比“泯然众人矣”的方仲永,仲永已伤,变得普通如其余野草。
所以,取得茵陈之妙,在稍纵即逝间。田间、地头、坡畔、沟梁,是它的所在,不必争论到底处在几月正是茵陈、过了几月不是茵陈,顶关键的,得认识它。菩萨引导三藏去取大乘佛法真经,示以三件珍宝,紫金钵盂、锦斓袈裟、九环锡杖,在法事场上寻找取经人,口宣“识此宝者分文不取,不识此宝者万金不卖”。茵陈,虽然值不得万金,但是能辨识它并且准时获取,也显贵重。
以第一谚为例,二月的初萌状态是茵陈,三月的定型状态是茵陈蒿,及至五月的成年状态只能是柴草了。认错草,有时比认错人麻烦,茵陈是茵陈,白蒿是白蒿,故此我理解三月的它,不是白蒿,是茵陈蒿。茵陈蒿确有白蒿的别名,而仍旧单有白蒿的实物名目。
茵陈,菊科滨蒿或茵陈蒿全草,别名:绵茵陈,白蒿,等。味苦辛,性微寒。清疏湿热,利胆且退黄。
白蒿,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别名:白艾蒿,蓬蒿,等。味甘平,性无毒。除寒去湿,治疽痢疥疮。
茵陈当春,令人向往者有二,一是茵陈制茶,一是茵陈蒸菜,很遗憾,两种最为经典的食用法,看在眼里,痒到心里,甚至于手也发痒,当然是美味来临时“大动食指”。
根据本地具体的时令节气实况,在茵陈初萌之时,纯取嫩芽,不一定是农历一二三月的哪几天,除掉端头硬梗以及柴草杂物,多次清洗,均匀摊放,直至阴干,收存备饮。从三方面禁忌与注意,脾虚胃寒、超过适量、婴幼服用,控制不当会相应的更虚更寒、损脾伤胃、抑制神经。虽是天然所生、天然所制,绝不能贪饮,所以,在最佳茵陈出产地山东泰安的民间,人们往往以红枣搭配茵陈品饮,他们懂茵陈,懂茵陈茶。
蒸菜,中原人民日常三餐里的一大科目,据说种类繁多,到了茵陈初萌时节,自然尝它一鲜。茵陈蒸菜,用中原话说一句,“可美”。好吃,不好清理,不好淘洗,那就仔细清理,那就多淘多洗。筷子抖散,切胡萝卜丝或再加入另外的丝,配入量按个人喜好,以佐色搭星为目的。层撒面粉,浮铺翻搅,顶部先入蒸笼后垫底,所以再加强一层面粉或玉米面粉,拌入香油,松布入笼,5分钟,察看状态,再次抖擞,避免粘连,又5分钟,调蒜汁(可繁可简,以每人偏好不同而内容不同,制作风格也不同。)备用。蒸锅停火,盛入适器,浇透蒜汁,二加香油,花椒油亦可,该为端上餐桌前的发挥环节,随便,随变。最后,配馒头,配稀饭,皆无不可,依当下健康饮食的配置,这道蒸菜,替了配菜,替了馒头,丰俭由人。再说一句中原话:可好。
可,发与“科”相同的1声音,越拖腔越不嫌拖。
好,发与“蒿”相同的1声音,越拖腔越不嫌拖。
茵陈,在草药典籍上的古老名称记录,没有草字头,直接写作“因陈”。因为其陈,所以新发,若不继往,无以开来。
 (作者供职于西商分公司蓝田东管理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