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看向陕西,寻找秦汉,找到那个为中国奠基的时代。在我们这片深厚的土地上,秦时明月汉时关,藏在岁月的深处。今年春节前后,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开张了,秦汉文化引起了更多人的兴趣,博物馆成为最红的打卡地。本期月末版,邀请了交通职工在陕西各地寻访秦汉遗踪,讲述他们走过的路线,所见、所感与所思。秦人自陇山走来,步步东进,九都八迁,一路都留下遗迹,走了六百多年,走到了咸阳,建造了堪称奇迹的兵马俑,再回到祖地祭祀天地与先人,沿途遍布离宫别馆,秦砖汉瓦深埋于故乡的土地。统一天下后,秦人为世俗世界建立了制度与标杆,在精神世界广修神祠,创立了国家祭祀的礼仪传统。这一切都被汉朝继承,并因国运长久而执行有效,影响深远。交通的开拓与国威远播紧密相关。汉武帝通回中道,向西北而行,过萧关,震慑匈奴、月氏。秦人开拓秦直道,自甘泉到九原,在阴山脚下筑万里长城北拒匈奴,划分华夷界线,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心理认同。蒙恬与太子扶苏戍边的故事在秦直道沿线与陕北民间流传至今,疏属山下呜咽泉,至今不平为公子。秦人六百年偏居一隅默默奋斗,最终盛大登场华丽落幕。秦人留给汉朝一片大好河山,欣欣向荣,文景之治休养生息,再次积蓄了国家实力。汉武帝开疆拓土,马踏匈奴,凿空西域,开通河西走廊,汉宣帝设西域都护府,丝绸之路的驼玲从此摇向长安。中央集权与儒家思想形成了空前强大的国家凝聚力。秦汉,是雄风,是奠基,形成了民族的阳刚精神与深厚底蕴。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