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在北郊上班,单位在二环边上。马路对面,有一条臭水沟,还有一段残垣断壁,像是土墙。那里是汉长安城遗址,那时候还没有开发,都是田地和农村,大汉的辉煌难觅踪影。三月的一天,一位同事告诉我,他去对面散步,发现很多砖瓦,像是古代的,是种树挖坑刨出来的。直觉提示我会不会是秦砖汉瓦?!我请他带我去看。果然,在土墙下,有一条挖出的坑,很长,一看就是准备种树的。坑很深,坑道边缘一层层都是砖瓦,很多。我挖出几片,上边还有纹饰。我很兴奋,这就是传说中的秦砖汉瓦,汉长安城出的,自然是汉朝的。虽然都残损不全,但是能看出来有的是地砖,很大,全品应该是正方形,边长将近40公分。纹饰很清晰,有回文的,有格子的,很精美。还有瓦当残片,主要是云纹的,汉代的典型风格。显然这是当时一座宏伟的建筑,回去的路上,随处都是砖瓦的碎片。我捡起一片,上面竟然还有文字。突然发现,历史如此之近,我竟然进入伟大的汉长安宫殿,那段土墙就是汉长安城墙,那条臭水沟就是护城河。护城河建国后被改建为团结水库,用来排洪,后来废弃,成了污水沟。我带回几块砖瓦,至今保存。那片有文字的,找人辨认,上面的字是:始建国四年,新莽时期的,公元17年,都两千年了,太古老了。请教专家,认为比较少见。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兴奋之余,我把整个过程写成一篇日记,家人朋友读了,都说可以投稿试试,我把它修改润色,竟然发表在报纸上了!这是我第一篇发表的文章,从此激发了我的热情,走上了写作道路。想想能走进汉高祖、汉武帝的都城,还发现王莽时代的遗物,何其幸运,从此我迷上了秦砖汉瓦。当年汉高祖选择这里作为都城,就是因为这里靠近秦都咸阳,离阿房宫不远,有秦代的宫殿建筑。于是我决定去咸阳,那里有秦宫遗址,有五陵原,有更多的秦汉遗存。那时候交通还不便利,我到城西客运站,坐公交车,搭摩的,辗转去咸阳。逛老街,去博物馆,找古玩市场,乐此不疲,一发而不可收拾。我还到陕西历史博物馆,那里展出的秦汉瓦当种类很多,令人大开眼界。我捡到的几件虽然不错,可惜都不完整,于是我去西安八仙庵古玩市场淘宝。这里面门道也不少,开始买的几件都是假货仿品,没少吃药。地摊上的卖家还编故事,说这是农民地里挖出来的,也不知道这是啥,用上边的图案给锅盔馍烙花,现在便宜给你了。买回去请教人,才知道上当了,让人笑话。经验都是花钱买的,知识都是学来的,逐渐我初步掌握了辨别真假的方法,买到了几块真的。都是比较常见的品种,比如:长乐未央、与天无极、与华无极,还有云纹瓦当,都很完整,字口清晰,很有金石味道。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两千年了,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那些伟大的宫殿都不复存在了。如李太白所叹“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令人无限伤感。这是历史规律,很难改变。唯一幸运的是,那些宫殿陵阙建筑构件,很多秦砖汉瓦被埋在黄土中,保存到了今天。有些还完整如初,保存着秦风汉韵,是考古、历史、书法、美术、文学的无上珍宝。骆宾王《帝京篇》云:“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秦砖汉瓦就是秦汉辉煌的见证。如今,汉长安城被建成国家遗址公园,未央宫的遗址已经发掘,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我发现瓦片的那条水沟建成了汉城湖,碧波荡漾,亭台耸立,秦汉雄风扑面而来。 (作者供职于服务集团)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