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9期 第224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4-03-29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第一版 下一版 >
遥想西汉风采
新闻作者:文 / 彭睿昕




我去汉城湖参观大风阁博物馆的丝绸之路专题展,意犹未尽,沿着汉城湖缓缓行走,蓦然抬头,却发现了汉长安城遗址赫然入眼。
“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提起汉长安城,班固在《西都赋》里的描述华贵非常:“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虹梁,列棼橑以布翼,荷栋桴而高骧。雕玉瑱以居楹,裁金璧以饰璫,发五色之渥彩,光爓朗以景彰。”从造型到用料,从色彩到装饰,这篇汉赋描绘了檐飞如翼、栋桴如马、双阙耸峙入云天的未央宫。两千多年过去,站在汉宫遗址前,凝视墙体之高耸厚重,似乎看见西汉风采。
《西都赋》文风华美极度铺排,真实的汉长安城与文学描述亦相差无多。汉长安城主要有未央、长乐、建章三大宫殿群,我面前这段城墙仅是长乐宫最外层的城墙遗留。西汉初,受秦二世而亡的教训,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从皇城及宫殿建设上来说,没有大兴土木,而是在秦都咸阳离宫兴乐宫基础上修建了长乐宫。长乐宫是汉长安城最初的宫殿和权力中枢。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为了巩固皇权,扩大国家影响,丞相萧何于长乐宫西面秦章台宫基础上建未央宫,直到汉惠帝时,汉长安城才初具规模。
秦统一中国后,大一统的思想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汉承秦制不仅体现在政治及法律制度的损益上,更表现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宫殿建筑表现出自信的审美,尚大、求高成为建筑潮流。汉长安城继承发展了这种潮流,未央、建章等宫殿高台楼阁林立,广庭大院遍布,加之尚红、黑两色,汉家宫阙高大壮丽,显得雄浑非常。
壮其表者华其里!汉长安城宫阙不仅外貌壮美,内部讲求绮丽装饰。六朝地理著作《三辅黄图》记载汉未央宫“以木兰为棼橑,文杏为梁柱,金铺玉户”,极尽富丽堂皇。支撑起奢华的是国力的强盛,还有经济社会的发展。政治清明稳定了民生,丝路的开辟丰富了物料,宫殿才会“华榱壁珰、雕楹玉磶”,殿壁之上才有“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芬芳”。汉初的善政成效卓然,历经战乱的社会很快稳定下来,呈现出勃勃生机。
生存状况的变化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西汉时期的社会认同表现于建筑艺术,就是文字瓦当。“汉并天下”“长乐未央”“百万石仓”“永保国阜”……出土的文字瓦当里,这种用于筒瓦顶檐上的小构件内容极丰富,从庙堂到乡野,已出土的文字瓦当呈现出深厚的历史内涵,是汉代建筑艺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时光转瞬千年,汉时长安城的恢弘早已湮没于尘埃,高墙云阙仅留少许残存。然而,血脉相继,文脉赓续,汉长安城留给我们的文化认同却从未消失,源头活水一般滋养着人们的精神高地。
 (作者供职于西禹分公司阎良管理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