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县城三四公里长的街道上,卖花的女人蹬着三轮车,春夏秋冬,不知疲倦地叫卖着。那一车吐着芬芳,荡着绿意的植物,是小县城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她的生活希望和全部的爱。卖花的女人其实很美,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一笑,两个深深的酒窝,像是花儿开在五月。泛着红光的脸面皮肤有些粗糙,那是常年累月风吹日晒的结果。喜欢花,总喜欢在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搜寻那辆移动的三轮车,那满载的花儿时常带给我开心和快乐。有时逗留在花前,和卖花的女人絮絮叨叨地聊些花卉养护知识,日子久了,彼此间感觉熟悉又亲切。她告诉我,她天生就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对花呀草呀根本没有什么兴趣,只是丈夫特别爱花,他除过银行工作之外就是在家里弄弄花。两个孩子都正在上学,家里开销很大,丈夫每月四五仟元的工资还要赡养两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所以就常从河南或西安贩些花回来,和家里自养的花搭配着卖,换些零花钱补贴家用。我也看得出,她虽然不喜欢花,但为了生活,为了丈夫的爱好,她用心地服伺花儿,用力地叫卖,陪着笑脸与买花的人讨价还价……也许是我太爱花,也许是同为女人,我对卖花女人生出一丝同情和怜惜,几乎每年都卖她几盆花,不管是风和日丽的春日,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落叶飘零的深秋,寒气袭人的冬季,只要看见她,我都会凑上去和她聊几句。有时礼拜天,换成她的丈夫骑车卖花,我也和他聊,我感受到他们生活沉重的同时,也从他们那里感受到一种家庭生活的默契和平淡,我想,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爱。然而,几天前的傍晚,我在街头碰见了卖花女人的丈夫,他正推着三轮车准备回家,我问起她爱人时,他漫不经心地摞了一句:“离啦。”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这样晚啦,还要把花弄回凤镇。”我知道他家就住在城郊,而他说的凤镇,离县城足有十五公里。我正疑惑,路边摆小摊的大娘扯扯我的衣角小声对我说:“你还不知道吧,他们夫妻两人吵了几次嘴,这男的非要离婚,女的不想离,舍不得娃,哭了好几天,最后还是离啦,两个娃一人一个,这男人成的新家在凤镇。”“新家,他又结婚啦?”“是啊,从离婚到结婚前后两个月时间。”太可怕了,我倒吸了一口凉气,我不相信一个好端端的家,怎么说散就散了。后来我从银行一个朋友处了解到,大娘说的都是事实。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个事实,我不知道这个男人新的婚姻能走多远……卖花女人,你过得还好吗? (作者供职于丹凤公路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