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渭南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为目标,以“保安全促稳定、保和谐促发展”为宗旨,切实提升执法队伍政治修养、道德素养、能力素质、执法效果、服务水平,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今年3月,该支队被渭南市文明委评为“文明单位”。加强组织领导 注重思想指引支队成立主要领导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挂了文明办、创建办的牌子。制作了创建公示牌,在办公楼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办公区开设文化走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道德模范、文明健康、文明公约等内容,营造人人知创建、人人共创建的浓厚氛围。支队全面落实学习制度,制定《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做到会前学习有安排、会中学习有交流、会议结束有纪要,实现了时间、地点、人员、效果四落实;实行民主集中制,事关支队发展、涉及干部人事、大额资金支出一律会议研究;抓好组织生活会,班子成员逐人汇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红脸出汗的效果,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廉洁建设 打造过硬队伍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将廉政建设责任层层夯实、层层传导。印发《党建暨党风廉政工作责任制清单》,落实党总支抓党建暨党风廉政主体责任、抓党建暨党风廉政“第一责任人”职责;常态开展教育,利用党总支会议、“大学习铸忠诚”例会开展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参与第六个纪律宣传教育月活动,观看警示教育视频、参加廉政知识答题、进行廉政谈心谈话、参与廉政征文比赛,增强廉政教育效果;强化廉政防控,制定廉政风险及防控措施动态清单,制作廉政风险防控图并上墙公示;实施网上缴费,依托“陕西省非税暨票据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了“人不见钱”的网上缴费,让群众少跑路一次办结;实现案件网上办案,依托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系统,执法文书逐步录入系统,减少了“人为干预”“人为说情”;开展执法领域专项整治,聚焦“逐利执法、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方法简单僵化、执法粗暴、执法寻租、执法不到位、服务不优”七个方面进行自查,向社会征集线索,坚持开门整治、刀刃向内,让思想更清洁、队伍更纯洁、战斗更有力。强化队列训练,从集合、军姿、指挥手势逐项训练,锤炼过硬品格;开展“四有”教育,组织观看教育扶贫电影《远山花开》、文献记录片《东渡!东渡!》,参观“踔厉奋发强国防 勇毅前行向复兴”国防教育展览,开展了诗歌朗诵会、文艺汇演、读书分享,把交通执法故事搬上舞台,参加了交通系统职工运动会、“文明交通劝导”等;推出“交通执法大讲堂”“道德讲堂”,开展党的知识、廉洁教育、行政执法等教育,收看了央视“榜样”节目,学习了市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举办元宵晚会、清明祭奠英烈活动,到康养中心慰问老人,参加了义务献血,与驻地社区开展共驻共建,捐赠了物资,表演了节目,为老人送上节日的祝福。提高综合素质 服务社会发展“请进来”授课,邀请法学教授、业务骨干为全市交通执法系统进行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培训;“走出去”培训,派队员参加上级组织的超限治理、危货管理、安全管理、工会工作、网络操作等培训;举办了全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规范化现场会和座谈会,进行了队列队形、指挥手势演练,模拟超限运输、城市客运执法现场,3个县级大队负责人进行了执法工作交流;创建星级支部,狠抓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强根固本、夯实基础,创建“五星级党支部”1个;开展案卷评查,梳理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进行全市通报;改善工作环境,建设楼梯文化墙、更衣室和员工餐厅,实施了垃圾分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扎实开展超限治理“雷霆行动”“白加黑”工作,检查车辆3000余辆,查处“百吨王”24辆;在“两客一危”企业开展“亮剑行动”,对标危运车辆、客运车辆行车途中接打电话、吸烟等行为,认真核查、限期整改;开展水上交通执法20次、国省干线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执法3次;常态化开展公路检查,每月进行2次,累计检查2000余公里,清理一批公路非标,受理并承办了县区公路段抄报的国省干线公路事案50余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检查维修企业116家,对20家企业要求限期整改,配合环保部门、交警部门对过境重型货车尾气排放达标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对13辆监督维修治理;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修订了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和首次违法行为免于处罚事项清单,在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助力社会民生发展,确定“周五”为创建日,在运输市场、包联路段、包联小区同步创建,查处非法运营车辆150辆次,纠违500次。为包联小区整理了飞线、安装了路灯、配备了监控、购置了电动门;积极受理群众投诉,24小时值班值守,受理12345转办、群众投诉、上级交办的群众投诉案件,做到件件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及时回应媒体、群众诉求,在北站广场出口处安装了减速带,减少了安全隐患,受到各方称赞。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