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6期 第225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4-04-26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烟火回坊
新闻作者:■ 张西棉



单位附近就是洒金桥回民街,每到周四档期,走进回民街弯曲狭窄的老街道都是摆摊设点,吃的用的各式物品应有尽有,熙熙攘攘,喧嚣鼎沸,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回坊作为西安风情的代表之一,是回民街区多条街道的统称,由北广济街、北院门、西羊市、大皮院、化觉巷、桥梓口、洒金桥等数条街道组成。在钟鼓楼后,这里是6万多回族穆斯林群众的聚居区,街区内众多街道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清真饮食城和清真寺、回民生活区“相映成趣”。
回坊有着与都市生活不同的悠闲热闹,整个街区被浓厚的烟火气息笼罩,可以漫步品味古老街区的生活和历史。坊上人擅长小吃制作,且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甜咸辣荤素搭配,品种众多。牛羊肉泡馍、腊牛羊肉、烩羊杂、粉蒸羊肉、蜂蜜凉粽子、酿皮、牛肉饼、八宝甜稀饭、糊辣汤、牛羊肉水饺、灌汤包子、牛肉面、镜糕、甑糕、黄桂柿子饼、蛋花醪糟等数百种小吃应有尽有。
最有盛名的当数牛羊肉泡馍,碳水犒劳饥肠辘辘的肠胃,烂熟的牛羊肉会留存唇齿,余香满口。吃泡馍,讲究到回民坊上去,泡馍讲究用手掰。进了泡馍馆,要上两个馍,洗净手,找个地方坐下细碎地慢慢掰。馍其实是半发面饼,每个二两,用白面和好烙得半熟。饼先分成几块,再慢慢掐成小指甲盖大小的碎块。掰好之后用手在里面抓揉上几下,让附着在碎块之上的粉末散落下来,这样煮出的馍才会汁浓味厚。就着馍一起煮的,有筋道的粉丝、新鲜的蒜苗和几大片卤牛羊肉,牛羊肉入口鲜嫩酥烂、芳香四溢,吃时再配上糖蒜和辣子酱,酣香入口,回味无穷。
回坊甑糕也很特色,历史悠久,因为甑糕是用“甑”蒸成的糕,故谓之甑糕。甑糕形色俱佳,米枣交融,色泽鲜润,绵、粘、甜,枣香扑鼻,食之则软甜粘劲,味道醇厚,沁人肺腑。用糯米、云豆和红枣蒸制而成,蒸具铁甑则形似圆筒,底部有许多透气的小孔。蒸好的甑糕下面一层白饭渗入了枣色,呈一种晶莹鲜润的绛红色泽;上面一层云豆,呈咖啡的褐色;再上层便是暗红软烂的枣泥;枣泥上若撒上一层碧绿的葡萄干,甑糕的色泽就更加丰富和分明了。甑糕吃起来口感黏软香甜,热量又大,在秋冬季节尤为畅销。
镜糕是回坊又一传统小吃,以糯米为原料蒸制而成的形状似圆镜的糕。经营镜糕者多系摊担叫卖。有诗云:“柳荫槐下清昼长,镜糕担子亦生香”。回坊街道上有很多卖镜糕的小车,镜糕放在很小的笼屉里,只需几分钟的火力,糕熟出笼,撒上红红绿绿的果脯,蘸上芝麻和糖,吃起来满嘴余香。
“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在这片喧嚣热闹的俗尘中,坐落着数个伊斯兰教清真寺庙,其中化觉巷清真大寺位于回坊街区化觉巷内,据寺内《创建清真寺碑》记载为唐天宝年间公元742年所建,后经历代几次重修和扩建,全寺分5进院落,占地14000平方米,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具有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其建筑风格体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结合统一,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式清真寺之一。
漫步回坊,会深切感受清真系列深厚的文化底蕴,琳琅满目的街头小吃会让人流连忘返,让人不由得更加喜欢这真实热闹的烟火生活,更加热爱这古朴而富有活力的城市一隅。 (作者供职于西安市公路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