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7期 第2256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4-04-30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第四版 < 上一版   
马梦:走进唐诗
新闻作者:马梦


我的孩子背唐诗,死记硬背,这些跨越时空的美妙旋律在她眼中变得像数学题一样枯燥乏味,所以当一年级作业就要求背诵杜甫的《登岳阳楼》时,为了帮助孩子跨越理解的障碍,我果断给书架上增添了一本新书《叶嘉莹说杜甫诗》。
说起杜甫,我能想到的无外乎他的忧国忧民,以及工整到令人发指的律诗。而叶老师的书是沿着杜甫生平讲杜甫诗,最后以《秋兴八首》做结。讲得直白浅显易懂,结合杜甫一生的境遇,讲到的都是以前不是很广为人知的一些作品,使我更加理解了杜甫的沉郁为何而来。
“读诗是需要感发的生命。”“杜甫是个集大成的诗人,而且生活在一个可以集大成的时代。”叶老师对杜甫是真爱啊。
我与孩子一同踏上了这充满音韵和色彩的唐诗花园的探索之旅。在这个旅程中,每一首唐诗都宛如一朵独特的鲜花,绽放出各自的美丽。在这样的阅读中,我看到了孩子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她不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诗句,而是在试图理解每一个字背后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她会好奇地问:“这个诗人为什么会这样写?”“这首诗里的山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要取笑同学翁?”问题的背后,是孩子对答案的积极探寻,是对历史的强烈好奇,也是对美的敏锐感知。
叶老师的“感发”行文,不仅让孩子在诗歌中找到了乐趣,也让我审视了唐诗的宝贵价值。它不是冷冰冰的文字游戏,而是鲜活生动的历史与情感的交织融合。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和历史上的诗人对话,每一次背诵,都像是在和古人的情感共鸣。我在想如果学校语文老师用叶先生的书当讲义,课后作业的“背诵全文”应该会变成很愉快的一件事吧。
 (作者供职于蓝商分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