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期 第72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10-31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第一版 下一版 >
梦徊蓝桥
----------沪陕高速陕西段前世今生      
新闻作者:文 / 李 虎
    蓝商高速、商界高速通车了,西安到上海,乘车只需15个小时,西北地区将和长三角紧密相连。我们要拥抱黄浦江,拥抱太平洋,去开拓西部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穿越玉山蓝水、秦头楚尾,蓦然发现,这里自古就是一条交通命脉,那么多诗人画家、帝王将相、商贾马帮朝我们走来,他们的足迹是激励我们开拓创新的动力。
战略之路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这里已经是一条战略大通道,武关道,成为通往华中、华东的军事要冲,上演了一出又一出荡气回肠的争战。秦军出武关,实施其统一史上最漫长残酷的灭楚战争,因为当时楚国实力最强、版图最大。秦昭王在武关会见楚怀王,将其囚禁,秦军攻入楚境,屈原闻讯,沉痛投江。后来,秦代名将白起、王翦相继从武关道杀入楚国直至灭楚。秦统一后,武关道被扩建为驰道的一部分,成为中央控制全国的交通命脉,秦始皇第二次巡游全国,由此返回咸阳。秦末,刘邦选择武关道比项羽先入关中,取得战略主动权。在其后的岁月里,武关道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安史之乱中,郭子仪、李光弼先后屯兵武关,实施反攻战略。李白在《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一诗中描写:“函谷绝飞鸟,武关拥连营。”李自成在武关八进八出14年,最终消灭明朝,改写历史。上世纪30年代,李先念等人在商洛建立红军根据地,为建立新中国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全速发展的新时代,沪陕高速的建成,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文化之路
    玉山蓝水、商山洛水,物兼南北,风景殊绝,蓝关武关,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清诗丽句,不绝于耳。杜甫游历蓝田,写下名句:“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韩愈那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更是传唱千古。面对国家命运,他不计个人得失,忠犯人主之怒,韩愈在蓝关遭遇了人生低谷,却开启了文学新时代,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从此,蓝关不仅是一个交通驿站,更是一个文学概念。蓝桥相会的爱情传奇脍炙人口,就连那部著名的好莱坞经典影片,也被中国人命名为“魂断蓝桥”,充满文学情调,极大地满足了中国人的胃口,仿佛故事就发生在蓝关古道。
    蓝商高速经过的辋川,是文艺史上的一个重要坐标,王维在这里住了30年,他把中国田园诗歌和绘画艺术推向高峰。千年已过,风景依然。王维告别帝都繁华,潜心研究艺术和佛学,寻找生命意义。他“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他“欲投何处宿,隔水问樵夫”,他“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以辋川为题材的山水画卷是中国画发展成熟的标志,被尊为南宗画祖。中国画分南北宗,南宗为正脉,肇自王维。
    商洛地区,是中国南北东西的结合部,他的文化风俗具有极大兼容性,是产生文化艺术的沃土。著名作家贾平凹就是丹凤人,他的作品多取自商州题材,风格清新,独树一帜。90年代陕军文学东征,轰动全国,其中,五位重要作家,贾平凹、京夫两位都是商洛人,可见商洛文化的深厚底蕴。
商贾之路
    蓝桥驿、武关道在战争年代是战略之路,在和平时代是繁荣的商业之路,演绎了无数商业传奇。丹凤县的龙驹寨开埠已经390年,北走蓝关,进入关中,南下丹江,沟通吴楚,是马帮和漕运的交通枢纽。当年十里长街,各省各行商会林立,分布着十大会馆,都是雕梁画栋,经济实力极强。盐帮、船帮、马帮、漕帮,武昌、黄州、河南会馆,数量之多,位居全省之冠。还有欧洲传教士建的几座天主教堂,给古街增添了几分异域情调。清后期又设立了电报局,商业繁华程度比之省城,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是富甲一方,名震东南。直到民国后期,因为陇海线贯通,新的运输业兴起,才渐渐衰落。现在,蓝商、商界等几条高速公路经过商洛,商洛大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龙驹寨的复兴指日可待。
    丹凤葡萄酒厂创建于1910年,和张裕葡萄酒一样,是中国最早创立的两家葡萄酒品牌。百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和南洋客商途径龙驹寨,见此风景秀丽,商业繁华,加之当地特产龙眼葡萄是酿造葡萄酒的优质原料,作为欧洲宫廷葡萄酒传人的这位传教士,在此酿造出了具有纯正欧洲风格和中国神韵的葡萄美酒,可谓开中外合作之先河。至今,老酒厂酒窖里的橡木桶,依然散发着浓郁的幽香,诉说着百年的传奇。
    沪陕高速已经开通,高速公路大繁荣的时代来临了,古老的武关道就要焕发无限生机。来吧,让我们一起去竹里馆,寻找辋川别墅图;去龙驹寨,感受中国商帮的辉煌;去丹凤,品味百年的葡萄美酒;去蓝桥,体验魂牵梦绕的中国式爱情。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