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彭 昆
沿着244国道留坝山区段,畅游秦岭之际,弯道预警系统、会车预警系统、桥梁积水结冰预警系统、路面智能监控……一路相随,伴着一路夹道的繁花,智慧公路的韵动之美让人行得安心、走得舒心,这是汉中市公路局大力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汉中市公路局锚定“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发展目标,将新质生产力作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积极探索推进公路设施数智融合,以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公路应急管理、治超监管和出行服务上下联动、信息共享,初步实现了精准感知、准确分析、精细管理,助力干线公路由通行线向“通景线、风情线、民生线、旅游线、振兴线”五线转化。
聚焦先行实践
推进智慧公路试点建设
走进汉中市公路网运行管理中心,大屏幕上实时直播路网信息,全市各条国省干道路况清晰可见——这里就是处理路网信息的“数字大脑”。针对汉中境内干线公路临水临崖路段多、自然灾害频、保畅压力大等特点,公路局率先在全省建成启用市级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中心,率先实现“一张网”下的路网管理新模式,探索多方联动新路径,提升路网管理与服务水平。近年来,公路局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要求,明确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及工作职责,坚持“统筹规划、统一设计、分期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出台《路网运行监测管理办法》《公路路况信息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瞄准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在公路运行监测领域集成创新与应用,目前已持续投入信息化专项资金1500万,建成以汉中市路网运行管理中心为中心、以各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处置中心为重点,辐射一、二类交调监测设施,隧道、超限检测站监测设备、车载巡查及现场布控监测的信息化网络,实现了“省公路局—市公路局—县公路段和应急处置中心—公路外场监测设施”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大幅提升了全市干线公路路网智能感知、决策、调度和服务能力。
聚集人民满意
提升公众出行服务品质
公路局始终秉持“让路网运行更安全畅通,让公众出行更便捷愉快”的服务理念,以“可视、可测、可控、可服务”为目标,围绕路网感知、系统应用、出行服务、运维管理构建路网管理服务体系,稳步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运行监测站点建设,同步开展视频上云服务,不断提升路网智能感知、决策、调度、服务能力。高效整合公路养护、路产保护、公路气象和信息化建设数据资源,通过陕西省公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系统平台、汉中市公路网智能监控平台、23处一类交调点、42个二类路网监测设施、394路视频监控(其中隧道监控170路、超限站监控44路、国道监控136处,车载巡查11台,现场布控1台)、9个LED可变情报板以及车载终端、电台广播、车载OBU、手机APP等多种方式, 实时掌握道路车流情况,及时获取道路路况信息,进行收集、汇总、上报,并利用互联网、路面情报板、微信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发布公路路况信息、天气预报、绕行信息、公路阻断及恢复通行信息。常态化开展路网运行研判分析,对网络运行情况实行日志制度、视频轮巡和定期考核,编制发布假期汉中市干线公路路网运行监测情况分析报告,更好服务公众便捷出行。
聚焦安全防护
保障公路运行安全有序
公路局持续加大桥梁、隧道、交安设施等智能化检测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强化路网安全监控能力,切实提升公路养护智能化水平。在关键点位布设安装物联传感器,实现边坡物联传感网络建设,应用5G智能技术对244国道汉台、留坝境内3处公路地质灾害高危边坡进行预警监测。与高校合作在210国道西乡堰口镇滑坡地带借助高精度北斗PTK和自动裂缝、雨量、位移监测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边坡远程全天候、全天时监测,为公路养护、抢险和治理工程施工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组织开展公路隧道提质升级改造,对机电、通风、照明、视频设备进行整体修缮,实现灯光、通风、视频自动化控制和视频摄像头事件预警分析,经人工初步判断后进行事件后续处理,保障隧道通行安全无忧。以交通强国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任务为契机,选取244国道留坝姜窝子至浑水沟山区路段为智慧公路先行试点,增设急弯、岔路口、气象、AI全景、施工路段预警、道路积水结冰积雪预警可变信息系统、病害巡查系统等新设施,做到对过往车辆进行车速提醒、文明礼让提醒、道路拥堵预警及公路阻断事件预警,减少了交通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形成了公路数字化支撑保障和安全防护体系。
聚焦放大效应
提高公路运行效能
“我们全面推广应用陕西省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利用手持终端采集、上报各类养护生产数据,填报养护工程进度,定期检查数据质量,分析各单位养护工作动态,作为管理评价的重要支撑。”留坝公路段段长唐晓军以试点建设全市首条智慧干线公路为例表示,通过探索建立养护日常巡查+线上视频巡查+车载巡查+道路病害巡查系统的道路巡查机制,确保路面病害得以及时发现与修复、道路安全隐患得以及时察觉与治理、道路突发事件得以及时知晓与处理,提高了公路运行质量和效率。与此同时,全市干线公路以“科技治超”为引领,广泛推广陕西省公路路产保护信息系统运用,创新实践“举旗亮牌、全员护路、科技助力、超限破题、规范创建、协同联动”的路产保护汉中经验,在危化品运输重点路段、超限治理易反弹路段、公路弯道、桥梁隧道出入口等易抛撒污染路段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通过远程视频实时监控,加强车牌号牌识别,利用科技手段对抛洒污染治理、路产损坏追赔、超限超载车辆查处提供帮助,逐步形成“监控、监管、监督”为一体的联合管控模式,提升了路损事案查处率、收赔率、结案率,全市干线公路超限超载率降至0.04%。
在加速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公路局将持续加大信息化技术创新研究与设计融合应用,运用现代数字技术赋能公路交通,实现人、车、路、环境深度融合以及全业务流程数字化,力争形成一批场景明确、效益显著、经济适用、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成果和技术方案,向着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实体公路和数字孪生公路两个体系,向着“全国有亮点、全省勇争先”的更高目标不断努力奋斗!
数字赋能 智行千里
数字化转型助力汉中干线公路高质量发展
新闻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