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1期 第233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5-01-28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客货邮融合跑出农村物流“加速度”
新闻作者:


泾阳县地处陕西关中腹地,全县辖8镇1个街道办,148个行政村,面积606平方公里,人口约42万,农村公路总里程1389.9公里,密度2.29公里/平方千米,毗邻西安、咸阳两大古都,属大西安半小时经济圈,交通运输便捷通畅,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以农村客运场站、农村班线(公交)、邮政快递等融合发展为目标,按照“政府牵头、协会主导、企业主营、党建引领”的工作思路,投资1000万元建成1个县级快递分拣共配中心、8个镇级客货邮综合服务站、148个村级服务点,开通了15条客货邮合作线路,“快递进村”覆盖率达到100%。2024年,省交通运输厅和省邮政管理局命名泾阳县为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相关工作经验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先后被陕西日报、咸阳日报、咸阳电视台、华商报二三里等媒体多次采访报道。
建立了“三项机制”。一是建立了政府牵头、兜牢底线的全面扶持机制。县委、县政府聚焦“小切口”,保障“大民生”,持续加大对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2023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00万元购置大型自动化分拣设备1套、新能源配送车辆8辆,建设了客货邮便民招呼亭15个,试点投放农村智能快递柜30个,通过“筑巢引凤”的方式吸引客货邮企业积极融合、共同发展。二是建立了协会主导、企业主营的长效运营机制。2023年4月,成立了县快递行业协会,搭建起政府、企业沟通的桥梁。积极吸纳民营快递企业负责人进入协会理事会,对“快递进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等重大事项,实行“大家事大家议”的决策机制,让民营企业人人都成为行业发展的主人翁。协会主导完成了县镇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牵头实施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成为政府监管快递行业的“好助手”、民营企业发展的“贴心人”。三是建立了党建引领、关爱帮扶的行业治理机制。成立了泾阳县快递运输行业联合党支部,吸引4名民营快递企业负责人,接收预备党员2名,并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党建活动,不断加强对非公经济的党建引领。在城区设置了10处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为司机、快递小哥、外卖员等提供休息、饮水、充电、药物急救等服务。组建了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慰问帮扶活动和年度表彰奖励活动,增强了新业态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自豪感、凝聚力,为行业发展壮大筑牢根基。
实现了“四个融合”。一是基础设施融合。整合乡镇养护道班、城乡公交招呼站、邮电所、电商服务站等资源,建设了8个镇级客货邮综合服务站。利用村商超、村邮站、村委会活动室等资源设立了148个村级客货邮服务点,“快递进村”覆盖率达到100%。二是市场主体融合。通过协会组织推动,实现了各快递企业场站共用、运力共享、末端站点共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6家快递企业统仓共配,做到了融合发展,实现了降本增效。三是运营线路融合。采取“小件公交带、大件物流运”的配送模式,开通客货邮合作线路15条,快递配送费下降5%,配送时间缩短约2小时。四是信息融合。搭建了县级共配中心快递分拣系统,整合各快递企业运单、分拣、配送等信息资源,实现了6家共配企业的信息融合,为管理部门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撑。
促进了“三个提升”。一是提升了农村消费能力。通过客货邮有效融合,打通了快递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激发了农村消费潜力。2024年快递进港件5300万件,出港件1100万件,业务量较上一年增长了50%以上。二是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立足泾阳“黑白红绿”产业资源禀赋(黑:茯茶;白:奶畜;红:水果西红柿;绿:蔬菜),为农特产品新媒体零售、即时零售提供网络支撑。2024年通过快递发出的各类农产品累计约220万件,为农民带来直接收入9000余万元,提升了泾阳“四色产业”品牌知名度。三是提升了群众收入。县镇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成后,仅快递行业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实现了农村群众就近就地稳定就业,人均月增收达到3000元以上,成为群众增收的新渠道。
下一步,泾阳县交通运输局将叫响擦亮泾阳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品牌,提高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影响力,支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集团公司(共同体联盟)做大做强,培育有担当、讲奉献的集约化市场主体。创新“农村客货邮+”电商、旅游、农业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农村客货邮点多、线长、面广的网络渠道优势,不断丰富客货邮的种类、范围和体量,使客货邮融合发展更广更深。开展智慧化、个性化服务,加大智能快递柜投放力度、开展无人驾驶快递配送等业务,探索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泾阳模式”。
 文 / 泾阳县交通运输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