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梁 友冬日的雪天,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飘出一缕缕温暖人心的蒸汽,它们在冰冷的空气中凝结成白雾,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在寂静中温柔地包围着你的感官。饺子,早在《三国志》中就有提及,它不仅是传统美食,更是节日团聚的象征,寓意着团圆和美满。随着时间的推移,饺子逐渐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尤其是在冬季,它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北到南,尽管馅料和做法有所不同,但那份对家的思念和对温暖的期盼始终如一。北方的韭菜猪肉,南方的三鲜,每一种馅料都承载着地方的风味,它们在舌尖上绽放,成为中国人共同的味蕾记忆。制作饺子,选材精细,拌馅讲究,包饺子手法娴熟,煮饺子火候得当,每一步都蕴含着制作者的心意和对传统的尊重。记得小时候,母亲会在冬至和除夕前夜准备饺子馅。猪肉是她亲自挑选的,韭菜也是清晨从市场买回的最新鲜的。她将肉剁成细腻的肉泥,韭菜切碎后与肉泥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盐、酱油和香油,搅拌均匀。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谈天说地,温馨的氛围弥漫整个房间。包好的饺子整齐地排列在盘子里,等待着下锅。锅中水开后,母亲轻轻地将饺子放入锅中,用勺子背面轻轻推动,防止粘连。等饺子浮起,再煮几分钟,直到饺子皮变得透明,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捞出饺子,沥干水分,装盘,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就完成了。吃饺子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蘸着蒜泥或辣椒油,边吃边聊,温馨而满足。饺子的馅料丰富多样,每一口都是不同的惊喜,配上热腾腾的汤,整个身体都暖和了起来。饺子的吃法多样,但我最怀念的是父亲做的酸汤饺子。他将煮好的饺子捞入盛有酸汤的碗中,酸汤是用醋、酱油、蒜末和香菜调制的,酸爽开胃。饺子在酸汤中浸泡片刻,变得更加入味。咬一口,酸汤的鲜美与饺子的馅料完美融合,令人回味无穷。在年夜饭上,饺子的吃法尤为讲究。包好的饺子整齐地排列在盘子里,而母亲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在饺子里包上硬币。据说吃到硬币的人会代表来年幸福平安。这个小小的仪式,让整个年夜饭变得更加充满期待和乐趣。每年年夜饭,母亲包的饺子都是我们最为期待的环节。那个小小的硬币,仿佛是一个神秘的宝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那个幸运儿。记得有一年,我吃到了那个包着硬币的饺子,那一刻的喜悦和幸福感至今仍然让我记忆犹新。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母亲的爱。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但饺子依然是冬日里不可或缺的美食。无论是速冻的还是手工包的,都能在寒冷的天气里带来一份温暖。餐桌上的饺子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煎饺、蒸饺、水饺各有风味,它们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慰藉。“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的这句诗,描绘了冬至的气候变化,也隐含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饺子,就是这种希望和期待的具体体现。它承载着家的温暖,传递着节日的喜悦。又是饺子飘香时,岁月匆匆又一年。家在心,情在暖,味在舌尖传! (作者供职于西宝分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