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侯军亭你呀,还记得那些年吧?走在西大街、城隍庙,经过马路边一排排瓦缝中长着小草的旧瓦房,我们三三两两,一路上踢着小石头,每天沿着这条街去学堂。这条街上,有三千多年长安古城里的中学和小学,一群一群周秦汉唐的子孙们,朗朗的读书声在这里传扬。那时候,我们十几岁,正是应当遨游知识的海洋,但学到的书本内容太少了,却被“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搅成了“混混” 样。唐诗宋词、语数物化不能一路同行,学工、学农、学军的旁门左道,耗费了大好时光。那时候“知识越多越反动”,人们口袋没有钱,却在所谓的 “阶级斗争”中,斗 出那么多新花样。学校是我们青春期的课堂,身体在这里横竖生长。忘不了,戴上个军帽多么神气!拉锁棉毛衫、毛兰宽裤腿是牛气服装,打起群架来让人难忘;男生、女生之间不说话,却有初恋的风声四处回荡;更忘不了,那偷偷抄写同学作业的慌忙,这道题竟然抄在了那道题上。时光煮雨,岁月徜徉。不知不觉间,学校早已拆迁到了别的地方,长大后的我们甜酸苦辣围绕身旁。同学中不少人干上了交通工作,修公路,架桥梁,跑运输,建站场。忙碌了几十年,她甜美地笑跑到哪儿去了?你脸上的沟,刻着岁月的沧桑!走过人生潮涨潮落,笑看滚滚红尘满目夕阳;不知道现在的你活得高兴不?只愿你心情愉悦,身体健康。听佛说,五百年的修行,才会有一次缘分擦肩的过往。你说说,我们这是经历了多少修行,才有了今天团聚的时光?捣蛋鬼想不想回到学校去,向老师说一声对不起!想一想同学们那时年轻、好看的模样。相逢相爱了在一起,同学的缘分多么难忘。做梦也会想着再欢聚,哥们儿姐们儿大笑一场!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