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8期 第233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5-02-28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子午道往事
新闻作者:

  文 / 刘 雪
子午道得名于从长安出发,穿越秦岭时以正南正北方向延伸,恰似命运的指针,指向历史的深处。古代以北方为子,南方为午,故而有了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
秦汉魏晋时期,子午道大致由长安南为起点进入秦岭子午谷,再从其南的腰竹岭沿直河(今池河)向南,转而西达石泉、洋县、汉中。南北朝后,子午道中段走向发生变化,从宁陕县江口镇折向西南,溯冷水河谷至关帝庙,又折南翻越鸡公梁至七里沟口,进入月河河谷,经宁陕老城、汤坪入石泉县境,过青草关、两河口到西乡县子午镇。
子午道相比其他通汉中、巴蜀的古道,开辟时间不早,设为驿道的时间也短,但其交通作用却格外突出。秦汉时子午道已可追溯,公元5年,王莽下令修筑子午道,并设置子午关。此后,子午道常被用作进攻或防守的通道,如三国时曹魏大将军曹爽曾率步骑十万余伐蜀,兵由骆谷、子午道并进;魏大将钟会率十万大军,从斜谷、骆谷、子午谷三道伐蜀等。
历史上,子午道曾升级为国家级驿道。东汉安帝初年,因甘肃、青海的羌族聚众起义,占领四川北部、陕南西部,褒斜道与陈仓道断绝,子午道遂替代成为通巴蜀的驿道。在没有去四川广元访友之前,我对秦岭的印象多来自书本和网络。李白曾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子午道便是蜿蜒在秦岭腹地,沟通京城长安与汉中、巴蜀及其他南方各地的重要通道之一。
在陕南石泉县,子午古道贯穿县境。初春时节,我和亲友踏上了位于石泉县饶峰镇的子午古道。这里的主干道北起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穿过子午谷,到达宁陕、石泉,终点位于汉中市西乡县南的子午镇。
古代从关中平原穿越秦岭,子午道是去往长安最近的通道,但山高路险,不易行走。沿着古道遗迹行走,初春的微风还有一丝寒意,由于山高坡陡,山道盘绕,行至山腰已经大汗淋漓。子午道历来都是极其重要的军事通道和商道。如今,古道已少有遗迹,只有峭壁上留下的孔痕、年代久远的石板等诉说着历史。
当我们踏上子午古道,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在山谷中回荡。曾经的辉煌与沧桑已渐渐被岁月掩埋,只留下峭壁上的孔痕、年代久远的石板,如岁月的守望者,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作者供职于杏园收费站)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