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韩 敏“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酷爱荔枝,唐玄宗为搏美人一笑,修通沿途道路,只为让荔枝能尽快抵达长安,人们将这条路称为荔枝道。荔枝道北接子午古道,南达涪陵,是秦岭古道的重要道路。据说,王莽当政后,在各地开辟道路,子午道就是其中之一,它是长安连接关中一带的枢纽,子午道上还设立子午关,有重兵把守。子午道有险峻之处,易守难攻,也是重要的兵家资源。许是有皇家重视,这条六百里的要道有过数百年的繁华。作为一条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子午道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曾有过两次被定为国家级驿道。国家驿道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承载着一个国家交通运输和信息传播的重要使命,要想把一条道定为国家驿道,不仅对道路本身的通行要求高,还会在沿途设立驿站,方便往来的官方职员休整。第一次是在东汉初年,因翻越秦岭的西边国家驿道爆发起义,为保障通行运输流畅和沿途商旅安全,子午道被定为临时国家驿道,继续着使命。第二次则在唐朝,因唐玄宗下令修整子午道,子午道因送荔枝得以闻名,从此沿途繁华风景处处可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历朝历代修建古道都是为了方便当权者,为了集权统治,或是为了方便运输与传递消息。从百姓的角度来看,国家修建的道路能够方便往来,打开村落与村落、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壁垒,使得人员、货物流动起来,创造出更多的商业价值和情绪价值。最热闹的时候,整条子午道沿途村庄与城镇游人如织,走南闯北的商人们买进卖出,居住本地的百姓做些小本生意,把家庭经营得有声有色。达官显贵从子午道上走向各地,做官访友,游山玩水,吟诗作画,留下一段段千古谈资。时至今日,子午道的繁华已随时光的尘烟散去,许多遗迹已经被埋没,若是有心人循着秦岭古道探访,也能瞥见许多历史的踪影。如子午道靠近子午峪有传承至今的村庄,距离西安城区不远的南豆角村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在此生存,村中曾有数十家旅店,可见当时的繁华。而今的村庄,仅剩两座石制的城堡门楼,依然诉说着当年盛况。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岁月的变迁不可更改。千里飞骑送荔枝的故事再不会有,但留存在人们心中的旧影不会散去。 (作者供职于富平收费站)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