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8期 第233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5-02-28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第四版 < 上一版   
“吃货”走通荔枝道
新闻作者:

文 / 图  尚念翠
李颀《望秦川》“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巍巍秦岭,界分南北,是华夏大地上最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因此深刻影响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文和历史。
自古穿越秦岭有五条路,子午道是距离最短的一条。蜀汉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在成都誓师,第一次踏上北伐的征途。出兵之前,大将魏延提出建议,愿率五千精兵走子午道,出子午谷直达长安城下,靠奇袭夺取魏国都城。一旦功成,将威震天下,严重动摇魏国的根基,让北伐快速打开局面,乃至一举定鼎天下,彻底改变三国的历史走向。但历史上,诸葛亮权衡再三,认为此计太险,没有采纳,给后人留下一个三国最大的遗憾。至今,仍有无数人在反复推导,“子午奇谋”究竟有无可能成功?
实际上,在诸葛亮一出祁山后500年,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唐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立杨玉环为贵妃,宠幸备至。《新唐书·礼乐》载:“帝幸骊山,贵妃生日,命小部张乐于长生殿,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荔枝香》。”
杨玉环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就下令遍寻良方,要将新鲜荔枝运到长安,专供贵妃享用。长安在北,荔枝在南,如何穿越秦岭,就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唐玄宗选择的正是秦岭古道中最短的子午道。依托大唐强盛的国力,各级官府沿子午道修建了一系列驰道、驿站,从西乡进一步延伸到涪陵。这样,岭南、四川来的荔枝,就可以依靠快马传递,一路穿越秦岭,到达帝都长安。诗人杜牧描写运送荔枝的场景:“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至今都是荔枝最好的广告。
这条运送荔枝的专道,后人称之为荔枝道。这条连诸葛亮都走不通的路,终于还是被吃货走通了。
从子午道到荔枝道,凝聚的是古人打通秦岭南北往来的愿望和努力,也是古代交通基础建设和发展的写照。如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子午道沿线已经修起了公路、铁路,穿越秦岭早已不再是险途。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和便捷的空运,让荔枝不仅可以快速运送到西安,品种和价格也有越来越多的选择。
尽得秦岭之利而避其害,这就是交通的意义。 (作者供职于西禹分公司芝川收费站)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