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8期 第233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5-02-28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第四版 < 上一版   
穿越秦岭的历史记忆
新闻作者:

文 / 王秋锦
褒斜古道,北起关中眉县斜峪关,经太白山过秦岭穿越石门,出褒谷口入汉中。据传,其盛时“五里一阁、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500里栈道上有各类建筑6000余座,且路面平阔可行车马,其恢弘壮观令人叹服。这条古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秦国为了统一巴蜀,对褒斜道大加改建,建成褒斜栈道,大大增强了秦国实力。到了唐宋时期,褒斜栈道更是兵马行进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商旅南北通行的要道。
褒斜古道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在秦岭山脉中,连接关中和汉中最早的栈道就是褒斜古道。它穿越秦岭中段的斜水、褒水河谷,由秦入蜀近四百里,但山势陡峭,道路险要。这样的地理环境,使褒斜道在历史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最为著名的战例便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汉高祖刘邦在楚汉相争之际,乘项羽在巨鹿与秦军主力决战之际抢先入关,项羽嫉恨之。项羽入关后,封刘邦为汉王,都南郑(汉中),实际是把他撵出关中。刘邦忍气吞声,以退为进。他采纳张良计谋,入汉中时放火烧掉身后的褒斜栈道,表示再无意东返争夺关中,麻痹项羽。不久,刘邦就在汉中拜韩信为将,听其计,派兵修复褒斜栈道,造成欲从褒斜栈道东返争夺关中的假象,诱敌将重兵屯于褒斜道北口。韩信则带领大队人马,从西边的陈仓道出兵,一举定三秦,从而奠定了汉朝的基业。这一战例不仅展现了刘邦和韩信的智勇双全,更凸显了褒斜古道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褒斜古道还见证了古代商贸的繁荣。唐宋时期,褒斜栈道是商旅南北通行的要道。无数的商贾、旅人在这条古道上留下了足迹和故事。他们或是肩挑背驮,或是车马运输,将关中的粮食、丝绸、瓷器等物品运往陕南和巴蜀地区,又将那里的茶叶、药材、木材等特产运回关中。这些商贸活动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更推动了文化的融合与传播。
如今,褒斜古道历经岁月剥蚀,当年逶迤秦岭的古道雄姿已荡然无存。但那些开凿在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孔洞、那些遗留在古道旁的建筑构件、那些刻写在石壁上的诗文都在诉说着辉煌的历史。这些遗迹不仅成为考察研究古道的历史资料,也是人们探寻历史、缅怀先贤的场所。
褒斜古道穿越秦岭,见证历史变迁和文化交融。它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
 (作者供职于富平收费站)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