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图 焦 赞古代秦巴先民克服秦岭、大巴山的阻隔,开通了数条陕川东线古道,主要是从长安通往万州、开县、通州的道路,史称秦巴古道。秦巴古道不仅是一条以茶、盐贸易为主的经济动脉,是扼守秦巴门户的军事通衢,还是一条秦巴多元文化交融的走廊。这些古道不仅见证了历史变迁,更在古诗词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描绘自然、感慨人生的绝佳题材。古诗词中的秦巴古道,往往被描绘成充满神秘与险峻的道路。如“绝壁危崖野径悬,连云栈道马难前”生动刻画了秦巴古道的艰险与崎岖。古道两旁,绝壁危崖高耸入云,野径悬于其间,连云栈道更是险峻异常,马匹都难以通行。在诗词中,秦巴古道不仅是地理上的通道,更是情感与精神的寄托。诗人通过描绘古道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对历史的追忆、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感慨。如“褒斜旧地委勋贤,从此生灵永泰息”,这句诗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与赞美。“巴汉空水流,褒斜惟鸟飞”,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与无限感慨。秦巴古道在诗词中还被赋予象征意义,象征人生的坎坷与曲折,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勇往直前的勇气。如“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以鸟道和猿声为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古道的艰难与孤独。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秦巴古道上的艰难险阻与人生道路上的挑战与磨难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感受人生的不易与坚韧。除了对古道本身的描绘外,诗词还常常通过对古道周边景物的描绘来抒发情感。如“汉中二良将,今昔各一时。韩信此登坛,尚书复来斯”,这句诗通过对韩信和张尚书大夫二位良将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岩倾劣通马,石窄难容车”则描绘了古道的状况,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秦巴古道周边景物的壮丽与神秘,更凸显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这些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情感表达,让我们在品味古道的同时,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情怀。如今,虽然秦巴古道已经不再是交通要道,但其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依然不可磨灭。这些古诗词作为秦巴古道的历史见证与文化瑰宝,将永远闪耀在文学的殿堂中,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审美享受。 (作者供职于高陵收费站)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