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市超限站,提起班长张永文,无人不跷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原则性强,思想境界高,人难得”。张永文1968年出生,现为108国道故市超限检测站一班班长,中等个头,黑黑的脸,单从相貌上看没有什么超人特别的地方,但为人处事干工作那可真是“红萝卜调辣子吃出没看出”。就连渭南公路管理局主管路政工作的领导提起张永文,也不无感叹地说:“这是一位实在难得的好同志,作风扎实,纪律性特强。”
干事踏实
干工作从不拈轻怕重,不知疲惫,领导安排干啥就干啥,这是张永文一贯的作风。用职工同事的话说,“本份人,实诚”。和他交谈总是那么一句极其平淡的话语,“家在农村苦活干惯了,单位里这点活不算啥!”说的是实话,做的是实事。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论什么脏活、累活、苦活,只要是单位安排的,那绝对没有二话。而且,他也总是很用心地把事情干得最好。张永文进超限站之前在华县段庙前道班任班长,华县段段长给他说,段上已决定让你去超限站,明天就要去报到。当时,正是秋收秋播时节,张永文知道班里的同志都很忙,他没有打扰任何人,一个人半夜起床,拉上架子车,支着炉子和锅,连挖带补,保质保量地把他养护辖区公路的坑槽修补完成了。事后,每提起此事,原单位领导不无感叹地说,放走张永文我真舍不得。
初到超限站,张永文并非班长,班里安排他在挡车员岗位,挡车是检测一线最苦最累,也最不安全的岗位,张永文一干就是4年,从不叫苦叫累,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酷暑盛夏,他从不让人替换,坚守岗位,冬天手脸冻裂,夏天黑水汗流,始终做到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从未请过一天病事假。
为人耿正
超限站是个与金钱打交道的单位,这几年社会上的议论纷纷扬扬,可张永文在超限站始终能经受得住金钱的考验。他给自己定了规矩,“不随便吃别人的饭,不随便抽别人的烟,不义之财坚决不取,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与人打交道,他也有个原则,从来都是自己吃亏。干工作是争着干,捡重的干,吃饭总是抢先掏钱。他有句口头禅,“吃亏是福,吃利是害”,因此,班组优化组合各班都抢着要他,他当班长后职工都要求去他班。他在超限站有两个绰号,一个是当挡车员时职工给他封了个“挡车张”,不论是什么车,再难挡的车,在张永文手里别想溜走,因此,他所在的班检测车辆数最多,收赔率也最高。二是当班长后司乘人员又给他封了个“张政策”,不管是谁的车,只要超限了,任你怎么说,任谁来说情,他都坚持政策,按原则办事,收赔处理到位。一次,一辆当地的车户千方百计找张永文套近乎,托人说情,给他好处,让张永文给行方便,可张永文就是不动心,气的那人连连骂娘,“脑子有问题”,并扬言要治治他。张永文并没有被这种危言所吓倒,他一身正气,面对各种威胁,从不屈服,用他自己的话说,“干梆硬正治超限,不吃人不拿人走到天尽头咱也不怕。”他因此也被一些庸俗者视为“异类”。工作二十二个年头,人们经常看到的是他那朴素的衣着,抽的烟总是三五块钱的廉价烟。
外树形象
张永文无论在哪一位领导心目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绝对的服从管理”,单位的规章制度张永文是百分之二百的遵守。超限站要求的是军事化管理,张永文没有当过兵,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的步伐训练不达标,但他态度却十分端正,也极其刻苦用功。他常独自一个人坚持在院子和宿舍操练,其精神感动全站职工和领导。现在的张永文整理内务,叠被子十分到位,每次检查评比总在前面。
站上规定,上班期间遇见上级领导的车过站时必须敬礼,局里有十多辆车,而且一般在路上行驶的都比较快,可张永文在百米处就能看到局里的车过来了并提前做好行礼准备。就这一点全站职工都佩服,张永文“鹰眼”真神,自愧不如,张永文不光遵规守纪,干好本职工作,还经常做好事,经常帮助遇困司乘人员和过往行人。去年,故市中学两名女同学骑自行车回家行至本站,自行车链子断了,身上又无分文,在站上待了将近一个小时没法走,张永文问明情况后,不但帮助她们将车子寄存在超限站,还从自己身上掏出10元钱给其作车费。今年5月,河南中原油田一位王姓师傅驾车回家探亲,行至故市超限站200米处,不幸车子滑入刚下过雨的路边农田,本着试探的心理求助超限站,张永文遇着后,二话没h,叫上班里的同志,扛掀拿杠,干了一个多小时,因车轮陷入太深不易解救,他又骑车到附近村子找车,到镇上买绳,用拖的办法,终于解决了问题。看到满身泥水的张永文,此时已到下午7点,遇困师傅便请张永文他们到附近食堂吃饭,可无论怎么说,张永文就是不去,师傅过意不去掏出100元钱,张永文坚决不收,师傅见不收钱,便去商店买了一条烟,张永文死活不接。回站后,张永文他们每人泡了碗方便面。类似情况还有好几次,张永文就是凭着这样一腔爱岗敬业的热情和高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崇高的人生理念,在各项工作中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并为超限执法“窗口”频频争得荣誉。
一身正气治超限
----------小记渭南故市超限站检测一班班长张永文
新闻作者:文 / 周迎春 张凤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