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 鹊
周末,无事在家带娃,小儿拿着一本《安的种子》让我给他讲。《安的种子》是中国绘本中难得的一本好书,非常有教育意义。我拿起这本书饶有兴趣的给孩子讲,小儿也一本正经地歪着头,扑闪着大眼睛,期待这颗种子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绘本《安的种子》故事很简单:寺院里的老师傅分给本、静和安三个小和尚每人一颗千年莲花种子,让他们种出来。拿到种子的三个和尚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各异,本和静急于求成,立即着手,大冬天种莲花,即使用看似科学的方法把莲花种在精美的花盆中,放在暖房中,最终也因违背自然规律而以失败告终。只有安把种子装在小布袋,挂在胸前,每天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扫院落、劈柴、挑水、烧饭……等过了漫长的冬天,春土蠕动大地披绿的时候,安从容地选好池塘的一角,将陪伴了整个冬天的莲花种子轻轻地种下,给予适当的照料。最终,安的种子发芽、散叶,盛夏时,安收获了满塘荷香。
讲完故事,小儿满心欢喜地说,他也要像安一样,种出美丽的莲花。我却陷入沉思,这是一个讲给孩子关于“等待”的故事,更是讲给大人的。大人在育儿、教育方面也需要“等待”。
“揠苗助长,适得其反”,这个人人都懂的道理,在大多数中国家长身上都在上演却不自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商家经典宣传套路像魔咒一样让多少家长陷入焦虑、盲目,可怜的人类幼崽还在咿呀学语就被安排上了各种早教班,幼儿园更是各种兴趣班,搞得家长取舍两难。“兴趣班”顾名思义,孩子感兴趣就大力支持,毕竟艺不压人嘛!但有几个孩子是对自己所报的兴趣班感兴趣呢?上了小学、初中,各种补课班更是名目繁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家长被应试教育所裹挟,失去了辨别能力,别人都报了补课班,自家孩子不报,万一学习跟不上,这可耽搁不起。于是,我们的孩子们上完学就去补课班、兴趣班,周末和节假日都被各种班占得满满的,但很少有人回过头来想,这些对于“莲花”有用吗?作用有多大?且不说作用,孩子不是学习机器,除了学习,我们还应该关注孩子的休息、娱乐及其身心健康。
慢下来,学会等待。万物生长要顺应大自然规律,春华秋实,秋收冬藏。孩子的成长需要慢下来,切不可揠苗助长。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花期,那些迟迟不开的花,说不定是一棵参天大树呢?做家长的也不必急于求成,总是与别人家的孩子攀比,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兴趣,避免强加自己的意愿,给孩子一些成长空间,只需把好大方向即可,大可不必攥得太紧,就像沙子攥得太紧反而漏得更多。
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学会等待和顺应自然的发展。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孩子成为孩子该有的样子。小儿也许还不懂这些,但他会说:“妈妈,我喜欢安!”
(作者供职于宝鸡市交通局)

第四版
< 上一版

花开有期 静等花开
新闻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