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5期 第2354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5-04-29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山里山外》:心归处 是故乡
新闻作者:

 文 / 倚红卫
人越是长大,就越是喜欢回忆往昔,仿佛人生所有美好而难忘的经历,都写在过去。不过是人心向往安宁,钟爱已知。
山是绵延,水是婉转。山水之间,就是许多人心中难舍的故乡。历代诗人如是,《山里山外》的作者唐毅如是,我也如是。
唐毅笔下的家乡,有自带传奇故事的茶香,也有像个几十里被沟渠与大河挤压的乡间小路,有亲切美丽的午子山,有载着人间烟火气的火炉……一个从乡村长大的孩子,渐渐在这些文字的勾勒中成形,一个装满朴实村民的村镇也有了鲜明形象。读着读着,便觉跟着作家一道,迈步进入那个曾经泥泞却又安然的乡村,品味那散溢在岁月里的茶香。
人的脚还在根生长的地方,它就是家乡。脚步离开根系,心还牵连着的那处,就是故乡。作家的故乡有茶树,我的家乡也有,此外,还有每年春天都让人惊喜非常的桑树。
幼年时,家乡养蚕的人家就不多了,只有那么一两户,一整年都守着桑树。春天等着桑树萌芽发枝,嫩绿的叶子摘回家,切得细细碎碎,撒入一片雪色里——那是密密麻麻米粒大小的蚕宝宝。蚕宝宝吃东西斯文,一小片桑叶也要啃噬许久。再长大些,动作就轻快许多,完整的桑叶层层叠叠洒下去,把它们肥胖的身体覆盖,很快,满屋子都是窸窸窣窣的声音。我爱趴在围栏边看蚕,许是养了蚕宝宝的缘故,主人家对孩子也十分有耐心,常热情朝我招手,邀我去看。我将手连连摆动,一溜烟跑了,过段时间,又悄悄摸回去看。村中的几个伙伴,也往往这般,大家偶尔在桑树边看到野生的蚕,还兴奋至极,捣鼓着喂养。通常以蚕结茧后丢掉告终。
桑叶长得足够大时,桑葚就熟透了。桑树漫山遍野,桑葚也漫山遍野。孩子们呼朋引伴,钻进一棵棵桑树底下,左手摘一颗塞嘴里,右手摘一颗塞嘴里。长辈们喊:“打了药了,吃了给你药倒!”不听,躲着吃。长辈们劝:“蛇在里面,蚂蚁爬过的。”也不听,仰头就吃。细密的甜从舌尖钻进胃里,从嘴唇到舌面全都变成乌紫色,一双手伸出来,衣服也沾满了颜色。桑树边,孩子们不知天高地厚,笑得开怀恣意。那些日子,当真千金不换。
一眨眼,又是春来。城市里很少看见桑树,便是乡间也少了。绿化带里种着世界各地的植物,它们被精心照顾,装饰着城市里的春天。打开书,我读着书里的岁月,也陷入怀念。合上书,我读着岁月里的文字,一页写着时光静美,一页写着珍惜当下。行走于人生路上,既是旁人眼中的大人,也是自己心中的孩子。心头最惦念也最期盼的,仍是那记忆中的故乡,春来时繁花似锦,连风都裹着乐趣。
行路再远,心灵归处都是故乡。哪怕物是人非,也有暖意融融,安宁常伴。
 (作者供职于富平收费站)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