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期 第72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11-21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走向繁荣与和谐发展的陕西水路交通
----------写在《陕西水路交通管理条例》宣贯之际      
新闻作者:文 / 向晖 仲卉

    在西安榴花宾馆参加《陕西水路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宣贯大会时,窗外正是寒意笼罩,但前来参会的百余名航运海事干部职工脸上的笑容却让人感到了阳光的温暖。作为我省第一部规范水路交通建设和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在此时进行宣贯,并将于12月1日开始执行,对于正处在大建设大发展时期的陕西交通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
机遇孕育下的挑战
    近年来,我省公路建设发展迅速,水路交通的开发价值也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战略思路后,我省水路运输集中的陕南地区,客观上要求综合开发发展汉江、嘉陵江、丹江及其他水域的运输事业,以及发电、灌溉、生态功能,水运事业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水运管理和水路交通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现行的水路交通法律行政法规多数为上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或者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制定的,且立法着眼点主要偏重于沿海和水网地区,加之我省系非水网区域,水路交通设施薄弱,管理手段不强,经费缺乏,力量不足,体制不顺,有关行政法律法规在我省很难到位。因此,出台具有陕西特色的水路交通管理条例,对维护陕西水路交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20余年锲而不舍
    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赵建刚说:“《条例》的立法准备时间在全省是最长的。”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处长李西安说:“《条例》的出台饱含了多方尤其是省交通厅,省厅航运、海事局锲而不舍的精神。”
    话自有道理。陕西省水路交通地方立法启动已达20余年,早在1987年,就有人提出,陕西应该有一部适合自己的水路交通管理实际情况的地方性法规,却因各种原因未能提到工作议程上。1998年,省厅航运、海事局在省交通厅组织下,起草形成了《条例》的送审稿,没想再次被搁浅。赵建刚说:“坦率地讲,主要是因为当时有很多人对我省水路、运输资源和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
    实际上,条例的立法步伐加快是在2006年以后。这期间,省交通厅,省厅航运、海事局条例起草班子的工作人员并未停歇,他们在认真总结研究我省水路交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多方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借鉴外省的立法经验,重新起草条例草案。2007年1月8日,陕西省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条例(草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后又经法工委多次修改,省人大常委会3次审议,终于在5月29日的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定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陕西省水路交通在行业管理和依法行政方面,有了第一部适应本省工作实际的地方性法规。
规范水路管理条例
    此次出台的《条例》涵盖了水路交通全行业管理内容,是陕西省水路交通行业的一部综合性地方法规。《条例》对陕西水路交通发展原则,辖区政府、主管部门、其他部门管理职责,安全管理责任,各方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明确航运和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港口、航道、航运管理和船舶与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还明确规定,将水路交通监督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这在全国非水网地区尚属首例。需要指出的是,《条例》对水上漂流活动和漂流筏具、漂流工等纳入了管理范畴,对农村船舶和游览船舶、对保护航道环境和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规定,明确了水路交通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和廉政责任。
    《条例》的最大亮点就是可操作性强。例如:就违法行为罚款来说,上位法中针对大吨位、高等级船舶的违法行为,罚款数额较大,如果在非水网的陕西照搬条款对吨位小、等级低的船舶进行罚款,势必要求过高、不切实际。《条例》则从实际出发,规定了较低的罚款数额,既考虑到了沿江、沿河百姓的经济能力,也维护了执法的公正性。
未来路,任重道远
    陕西省航运局局长、陕西省地方海事局局长马志东在接受媒体访谈时说:“《条例》是我省水路交通建设和管理的总章程。《条例》在建设方面明确了水路交通发展的基本政策,突出了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环保意识,具有较强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在管理方面,总结和确立了符合陕西实际的水路交通管理方面行之有效的经验,明确了航运管理机构和海事管理机构的执法主体地位,既为加强水路交通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又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了经营和使用水路的法律保障。为陕西水路交通事业健康、稳步、和谐发展不仅能起到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而且对繁荣陕西水路交通事业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条例》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目前,已被印制3000余册将发往各地市进行宣传。然而,执行的难度远大于《条例》的宣传。被人们称为“水上交通警察”的海事执法人员能不能知法、学法、懂法、用好法,对于《条例》能否有效执行,则是个关键。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