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期 第73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12-02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四版 < 上一版   
三十年延安路
新闻作者:文 / 李 虎
    偶然翻出家里的老相册,有张黑白照片吸引了我,照片中有一男青年和一女青年,男青年穿中山装,女青年梳麻花辫,衣着朴素,脸上绽放着那个时代最典型的灿烂笑容,并肩站在桥头,背景是革命圣地宝塔山。
    这二位不是别人,男青年是我爹,女青年是我娘。三十年前,也就是七十年代初,我爹修西延铁路,驻扎在甘泉县的一个山沟里。当时,他们还没结婚,我妈大老远去看他,一起参观了革命圣地,共同喝了一瓶汽水,在延河大桥上拍了这张照片。
    那个时候,他们正年轻,世上还没有我。那个时候,国家经济紧张,铁路断断续续修了20年,上世纪九十年代才通车。三十年后,不知是巧合,还是老天有意安排,我参加了黄陵到延安的高速公路建设,前往陕北的山沟沟。从没离开都市的我,没吃过多少苦,心里有点七上八下。似乎看出我的心思,临行前,老爹告诉我,工程建设最能锻炼人,那个火热的年代,他们住着牛毛毡房,冬天零下几十度,谁也没觉得苦,谁也没觉得累。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们还经常和延安文化馆交流,办展览,丰富文化生活,认识了生活,了解了社会,度过了难忘的激情岁月。从那以后,人更坚强,也更自信。老爹说,这一切,等你修完路,自有体会。谈及往事,他的眼里闪耀着火花。
    从此,远离都市,我整天面对黄天厚土,也曾长吁短叹,也曾归心似箭。日子一天天过去,工程越来越紧张。四年后,黄延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我们一身风霜,陕北人民欢天喜地。前不久,我再次去延安,看到日新月异的陕北发展,看到川流不息,日均车流量已经达到140000辆的黄延高速公路,看到奥运火炬仅用一个小时经过我们修建的黄延高速公路从宝塔山下传递到黄帝陵,一切让人始料未及而又感到无比欣慰。四年奋战的朝朝暮暮重新袭上心头,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如狂风吹我心,使人难以平静。那一次次风沙扑面,那一座座大桥合龙,那一座座隧道贯通,那一场场攻坚决战,清晰的重现眼前。
    我终于明白,生命中的有些事无法忘记,生命中有些事已经深入骨髓,生命中的有些路你必须经过。这是生命划过的轨迹,是你求之不得的必经之路,正如我爹和我,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都走过的延安路。    
                                                         (作者系黄延公司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