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期 第73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12-05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一版 下一版 >
交通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载体实在又实惠
践行科学发展 发展现代交通 奉献一流服务
新闻作者:记者 周迎春
    本报讯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省交通行业把“践行科学发展、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作为活动的实践载体,确定了发展目标,明确了工作措施,确保到2012年实现通市公路高速化、通县公路二级化、通乡公路等级化、通村公路油路化,总体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西部领先。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交通发展内涵、开拓交通发展思路、提高交通发展质量,更好地推进交通行业党员干部受教育、交通科学发展上水平、三秦百姓得实惠,省交通厅紧密结合全省交通实际,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转化为指导交通发展的新思路,研究制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载体规划。确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陕西交通发展全局,以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为目标,紧紧抓住国家拉动内需、加快交通大发展的新机遇,“坚持一个中心、强化两个重点、把握三个原则、实现四个突破、抓好五项建设、做好六个推进、落实七项措施”,推进我省交通在西部率先发展、率先突破、率先跨越。“怎样发展快,就怎样快发展”,在发展中提升水平,在发展中提升服务。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加快交通建设,增加交通供给能力,提高交通保障水平,推进我省交通在新一轮发展中“好要好出好水平、快要快出高速度”。打造西部交通强省,创出全国交通一流水平,为富裕三秦百姓、建设西部强省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坚持一个中心,就是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交通工作的中心。强化两个重点,就是强化公路建设与公路运输两个重点。把握三个原则,就是把握好交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原则。实现四个突破,就是要确保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运输服务、支持保障实现新突破。抓好五项建设,就是要抓好高速公路联网、干线公路畅通、农村公路硬化、交通运输惠民、交通支持保障等五项工程建设。做好六个推进,就是推进发展理念创新,做到好中求快谋发展;推进和谐交通建设,做到以人为本谋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做到改革创新谋发展;推进农村交通建设,做到统筹协调谋发展;推进交通运输转型,做到提升服务谋发展;推进服务能力建设,做到强化保障谋发展。落实七项措施,就是要抓考核,分解细化目标任务;抓协调,营造良好建设环境;抓前期,力促项目开工建设;抓融资,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抓质量,提升项目建设品质;抓管理,提升交通服务水平;抓作风,提高机关服务效能。
    按照载体规划,到2010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全省约80个县(市、区)以高速公路连通,与相邻省(区)高速公路实现对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通达周边10多个主要城市的“一日交通圈”。二级以上公路达到5500公里;95%的县(市、区)由二级以上公路连接,通行能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实现100%乡镇通油路,100%建制村通公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形成以县公路为骨干,乡村公路为基础,干支相连、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系统。全省公路养护平均好路率达到85%,公路路况水平达到全国先进、西部领先。实现市市拥有一级客运站、县县建成二级客运站,65%的乡镇建成等级客运站,40%的建制村建成停靠站。高速客运80%为高级客车,城际之间快速直达客运80%为中高级客车,70%的农村营运客车符合交通运输部部颁标准;营运货车中,重型、专用和厢式货车占到70%,逐步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全省道路运输万车交通安全事故率、重特大事故次数和死伤人数比2007年降低20%。信息化应用深入到交通政务、交通建设、行业管理、交通社会化服务等领域,进一步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到2012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00公里,省境内国家高速公路全部贯通,约90个县(市、区)实现高速公路连接。二级以上公路达到6200公里;实现100%的县(市、区)通二级以上公路,通行能力、运营服务水平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农村公路实现等级化、舒适化,形成层次分明、网络完善的农村公路交通体系,满足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全省公路养护平均好路率达到90%,公路通行保障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省境内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设区市中心城市,形成综合性的客运枢纽、物流中心;适应县域货物流通的需求,50%县城建成等级货运站;农村客运站点进一步完善,实现80%乡镇建有等级客运站,60%建制村建有停靠站。高速公路客运全部为高级客车,城际之间的快速直达客运90%为中高级客车,85%的农村营运客车符合交通运输部部颁标准,80%的营运货车为重型、专用和厢式货车。全省道路运输万车交通安全事故率、重特大事故次数和死伤人数比2007年降低30%。建立起完善的交通信息化体系。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