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期 第73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12-09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卅年,商山洛水变通衢
----------商洛公路改革开放30年发展侧记      
新闻作者:文 / 孙建军 陈 宏
    30年前,一声春雷唤醒了长城内外,改革的春辉暖透了大江两岸。从此,商洛公路人紧跟时代潮流,紧握时代脉搏,踏着改革步伐,开始了公路行业的改革开放。30年来,在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成功的改革开放,经受阵痛创立新体制,发扬求真务实、敢打硬拚、英勇善战、无私奉献的“铺路石”精神,历经艰辛和曲折,用智慧和汗水、劳作和奉献,创出了一条行业改革的新路子,取得了使公路人骄傲的业绩和殊荣。
今昔比演绎改革开放
    改革,迎来了公路大发展的春天。自1978年以来,伴随着改革的进行和深化,公路管理体制和隶属关系几经变革,上而又下,分而又合,不断完善。2000年由称谓了50年的“公路管理段”更名为“公路管理局”。2007年地方公路管理处重新划归公路管理局管理,建立起“一市一交通局一公路管理局”的公路管理大格局。乘着改革的东风,以改革为动力,商洛公路人以精益求精、扎实肯干、无私奉献的作风,使商洛公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30年前商洛境内的国省干线油路仅有213公里,且公路技术标准低,道路路况差,抗灾能力不强,常常是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若遇水毁等自然灾害更是难保车辆通行。从改革开放开始、特别是1991年以来,商洛公路局实施了大规模的国省道改造工程,2002年,实现了全市县县通油路。公路事业得到了突破发展,由原来的7个养护和2个辅助生产单从事单一的公路养护工作,发展成为现有21个职能单位,集公路设计、建设、养护、监理、试验、管理为一体的全面职能,并取得了公路建设国家一级资质和监理、试验等较高的资质等级。截至目前,全市838.858公里干线公路建成油路788公里,基本上实现了全部干线公路油路化和等级化,其中二级路207.44公里、三级路288.41公里,占养管总里程的63%。技术标准高、路况质量好、通行能力强,极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提高了车辆通行能力。历史的突破,重大的发展,使商洛人更称赞和骄傲的是高速路不但实现了零突破,而且全市七个县已有六个县通高速公路。
金杯折射天险变通途
    一路改革一路创新,一路奋进一路辉煌。30年弹指一挥间,从1986年到2007年,在全省干线公路开展的9届“好路杯”竞赛活动中,商洛公路局8次荣获好路杯,其中4次金杯、2次银杯、2次铜杯。金杯的获得既是荣誉和成绩,更是对职责的执守、辛勤的耕耘、无私的奉献。他们用有限的资金,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超常付出,在全省首创了优良路道班、全优道班、优良化路线、全优路县段和优良化总段;坚持科技兴路,累计完成QC质量管理小组成果169项,获奖95项,连续7年蝉联全省行业第一。先后完成科技推广应用项目10项,获各级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修补坑槽十道工序”在全省推广、“山区公路水毁防治经验”在全国推广。全国劳模、土专家李双宝潜心研究科学补坑槽,养出了闻名全省的全优“补丁路”;经费不足汗水补,道工自备养护料,对公路病害超前预防、及时修补、精细操作,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全面实施安全保畅工程和乔冠花草立体绿化;面对一次次严重的自然灾害,他们战水毁抢修公路,提前修复保畅通,多次受到商洛市政府和省交通厅、省公路局的表彰奖励。30年来,公路的养管得到了长足发展,公路养护逐步从小而全的粗放养护转变为专业化的精细养护,从简单的手工操作转变为机械化作业。干线公路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立体垂直、路与自然、人与公路和谐的“畅洁绿美安” 靓丽绿色文明长廊。
大道致富通向新农村
    商洛,山大沟深,八山一水一分田,经济落后,综合实力差,行路难修路更难。改革前,全市仅有9条通县公路,且标准低,坡陡弯急,路况极差,均为断头路,有的还是等外路。而村道多为小路,在边远山区更是羊肠小道。改革的春风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的高潮。1989年,商洛各级政府和交通公路部门积极响应省政府号召,以区乡通公路为目标,组织人民群众修建农村公路,当年全省农村公路现场会在镇安召开。从那时起,特别是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商洛交通公路人牢牢抢抓每一次机遇,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采取上边要一点、政府补一点、群众积一点的多方筹资,通过群众自修、民工俭勤、以工代赈的组织群众新修和专业施工队伍的改建改造,以及坚持经常养护管理,农村公路得到突破发展,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行路难问题。如今,全市农村公路已经达到11412公里,131个乡镇通油路、占乡镇总数的80%,1658个村通公路、占行政村总数的92%,982个行政村通水泥路、占行政村的54%。农村公路晴通雨阻的问题得到解决,四通八达、平整便捷的公路有力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