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保平 1995年一从学校毕业,就来到大荔许庄收费处工作,把火热的青春献给了公路收费事业。
思想坚定,勤学苦练,搞好自身建设
芦保平不满足于上公路技校时所学,工作之余,除了自学,他还报考了中央党校。为了能熟练掌握收费业务知识,他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刻苦钻研,在宿舍一遍遍地熟记收费标准以及相关政策和文件,以便及时、快速排解车道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公路收费管理系统的运用,他积极带领本班同志学习计算机收费操作技能,很快便对收费操作程序运用自如。收费过程中电脑有时超负荷运转会出现一些小故障,他买来计算机资料自学,凭着那股“钻”劲,很快他便能轻松处理一般的系统故障,从而保证收费工作的正常运转。
严于律己,模范带头,发挥“领头雁“作用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芦保平始终坚持“身教重于言教”,时刻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同志做到的,他首先要做好。对各类收费政策、文件、规定和标准都能带头贯彻执行。身处收费工作第一线,他始终带头做好每一项工作。每天上班前,他早早将收费亭的水桶装满;收费站搞卫生,他总是抢着干;每逢节假日,他总是自告奋勇留下来值班;车道有突发事件,他第一个赶过去处理……。收费站的工作机械而又单调,他却始终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以班组利益为出发点,处处做表率。正是由于他事事为大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征费一班形成了一种工作争着干,脏活、累活抢着干的良好氛围。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情洒公路收费
自从那年决定上公路技校时起,他便与公路结下了不解之缘,就注定他将成为一名“公路人”。十几年征费一线的工作实践,养成了他实实在在做人,尽心尽力做事的风格。
他说,每个公路人都是公路事业中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如果每个人都能当好这颗螺丝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我们就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些年来,他总能熟练掌握各项业务技能,及时处理车道突发事件,对问路司机总能提供详细的信息。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是生病,他也从没有耽误过工作。家里有九十多岁的奶奶瘫卧在床,父母也已年迈,孩子年龄尚小,妻子和他一样也在本单位征费一线上运转班,家里顾不得照料,只能靠年迈的父母照看一家老小。他从未因家事而放弃工作,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舍小家,顾大家”。
大荔收费处地形复杂,跳磅、闯站车辆较多,他带领本班同志恪尽职守,认真查挡逃费车辆,夏天、冬天、晴天、雨天从不间隔。他的颈椎、腰椎病久治不愈,常常疼痛难忍,但他对工作始终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碰到不愿意交费,堵道闹事的司机,总是耐心解释各项收费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相信只要心到位,工作就能到位。有一次,一辆小车不交费,嘴里还乱骂,并和售票员发生了争吵,芦保平过来问明情况后说:“师傅!能开这样的小车,可见你也不一般,咱出门在外,总不能为了5 元钱让人笑话咱!你一看就是个明理的人,让后面的车堵着也不好吧!”最终他以他的真诚和耐心说服司机交了费。十多年来,在单调、平凡的岗位上,他凭着一颗赤诚之心,顽强地追求着自己的事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工作十几年来,他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得到领导和同志的认可,年年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2001年被渭南公路管理局评为“青年岗位能手”、2002年被渭南公路管理局评为“优秀团员”、2005年被渭南公路局评为“优秀青年”、2006年被渭南公路管理局评为“先进个人”、2007年度又一次被渭南公路管理局授予“优秀青年”称号。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危难时显精神
2007年的4月5日,他们征费一班的同志正在亭区执勤,忽然“咣当”一声巨响,一辆拉着水泥的农用车,因跳磅没及时刹车,碰到了前面正在交费的大货车后面,顿时,玻璃破碎声、叫喊声响成一片,驾驶室内的两个人碰得血流满面,司机趴在方向盘上一动不动,伤势十分严重。芦保平急忙带领班上同志抢救伤员,他先拨打120,然后用撬杠费力撬开车门,将伤势较轻的抬到一旁,再想办法拉开方向盘,救出伤势严重的司机,为120急救赢得了宝贵时间。事后,司机感激地说:“多亏你们救了我,以后再也不跳磅了!”
6月的一天,一阵“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过之后,一封表扬信送到了收费处,来人激动地说:“真是好人哪!”原来,几日前,看到亭子东边的人行道上有一女孩,衣服脏乱,身体有些发抖,芦保平急忙上前问个究竟。女孩神经异常,只能说出村子的名字,他们多方打听,终于找到女孩的家人,原来这位女孩是沙底王谦村人,因中考落榜,脑神经受刺激,骑车乱跑,不见了人影。正当家人十分着急地寻找女儿的时候,收费站的同志将她送回了家。女孩的家人激动万分,于是就出现了刚才那一幕。此类的好人好事举不胜举,他用爱心换来了大家对他的信任和尊敬。
青春献收费 爱心为人民
----------记大荔许庄收费处征费一班班长芦保平
新闻作者:文 / 周迎春 田 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