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期 第73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12-09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师生文明用餐 彰显道德风尚
新闻作者:文 / 王艳景
    在高校食堂有一种现象很普遍:学生吃完饭,放下碗筷走人,其他学生来吃饭时桌上一片狼藉。
    食堂餐具到底应由谁来收拾?是学生自己,是食堂工作人员,还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近日,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食堂的收餐点与往日有些不同,用餐后同学们秩序井然地将用过的餐具送到收餐点,昔日餐桌上凌乱的餐具被同学们整齐地送回了“家”。
    原来,自2007年以来,学院后勤服务中心不断加强经营管理、深入内部挖潜、厉行节约,坚持饭菜质量不减和餐饮价格不涨的原则,积极稳定广大师生的思想情绪。号召学生讲文明、树新风、珍惜粮食、反对浪费。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得到了广大师生对后勤服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学院着力督促后勤服务中心开辟了教师用餐区。在食堂,学生看到就餐的老师自带饭盒,清洗餐具,保持用餐区域的干净整洁。渐渐的,食堂里开始一个、几个、一群学生餐后开始主动送回餐具。学生们说,送回餐具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一段过程的。有时候他们会忘记,但只要坚持,慢慢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用餐时不文明的现象,也有学生表示看不过眼。“用过的餐具被丢在餐桌上,不雅观不说,还影响了别人用餐。所以我肯定会主动的放送餐具,维护我们所期望的优美用餐环境,这就是己所欲之,必先行之!”一名大三学生说。
    食堂工作人员认为,学生把餐具送到回收处,一方面是学生自理能力的一种锻炼,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举手之劳,大大减少了乱丢乱放餐具和浪费粮食的现象,在保持食堂清洁卫生的同时,也提升了个人修养。
    学院领导讲到,教师就餐后送回餐具的行为,在学生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道德水平是通过每个人身体力行来衡量的,教师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学院的每个学生都投身到文明用餐中去。对于促进学院食堂文明就餐起到了促进作用,学院会继续发扬。同时提醒全体同学,建设文明校园要靠大家,大学生应从点滴做起,为和谐文明校园献出自己的力量。
    一句温馨的提示――用餐后请自觉将餐具放到指定位置,餐桌上摆放两包餐巾纸,洁净的碗筷存放箱,这些细节,无不体现着学院“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院师生的文明用餐是一件小事,但处处彰显的文明道德风尚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