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6年以来,彬县以通村公路水泥化、网络化、长效化为目标,以目标考核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狠抓工作落实。3年全县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建成通村公路645公里,通达276个行政村,占全县村级公路总里程的 91%。 在工程建设中,该县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将群众居住集中、地势平坦的北原公路全部规划为水泥路,将相对受益人口较少的边远山区公路规划为油路。切实发挥资金效益,县财政大力支持,将水泥路补助标准在每公里5万元的基础上调整为6万元。各乡镇不断加大资金组织协调力度,利用农发、扶贫等项目资金达900多万元,铺筑路基近170公里,约占全县通村公路的1/4,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压力。同时,采取行政领导抓协调、技术干部抓质量的方法,从关键环节入手,实行县级领导包片,部门领导、技术干部包乡镇责任制。各乡镇实行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乡村干部、技术人员和群众代表共同参与的质量监管机制,严把进料关、施工关、检验关,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干部群众齐抓共管”的质量监管体系,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