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波及我省全境,特别是陕南、关中部分地区受损严重,危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组织全省各界力量,团结协作,不畏艰难,奋起抗震救灾,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壮举,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现已全面转入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围绕全省交通灾后重建,特别是结合自己到凤翔县挂职支援灾后重建工作的实践,在当前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新发展机遇下,就灾后重建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灾后交通重建是支持县域经济重建与发展的坚强保障
凤翔古称雍州,位于我省关中平原西部,地处宝鸡市东北。曾是周室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域,因传说“凤凰鸣于岐、翔于雍”而得名,人称“西府明珠”。现辖12镇5乡,233个行政村,人口52万,面积1179平方公里,是宝鸡市第一大县。近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跻身西部百强县和实现撤县建市目标,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县GDP达到61.8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9元。
“5.12”汶川地震波及我省,凤翔县受灾严重,成为全省重灾区之一。全县房屋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近3亿元。特别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成为区域交通运输中的瓶颈和安全隐患。县境内104省道、210省道和横阳公路、凤麟公路、渭北环线等重要县乡公路出现高危边坡16处,全县260公里农村公路不同程度受损,15座桥梁遭到损伤,60多间道班房成为危房,地震造成公路交通损失数千万元。灾后的公路交通已经严重影响凤翔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尽快恢复重建交通运输体系遂成为政府救灾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早日形成安全、便捷、畅通的交通条件,才能保证全县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支撑凤翔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做好交通重建规划是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凤翔自古就是南通巴蜀,西达甘新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截至目前,全县“五横七纵”公路网已初具规模,公路总里程达到1421公里,其中省道86公里,县道176公里,乡道268公里,村道891公里。因“5.12”地震受损的260公里的农村公路和15座危桥,是当前全县面临恢复重建的艰巨任务。
抗震救灾,交通是生命线;灾后重建,交通是先锋队。科学规划是恢复重建的基础,也是保障交通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为早日恢复并提高全县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我们针对受损公路桥梁等多种情况,摸底排查,科学鉴定灾害程度,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新布局、产业结构调整新思路、撤县建市新要求,抓紧开展了全面系统的县域交通发展长远规划编制。
在编制灾后交通重建规划中,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交通行业“三个服务”的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条件和地域承载能力,较高标准、适度超前地全面规划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既切实满足凤翔灾后正常生产生活需要,又为灾后其它重建工作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务保障。特别是结合省上修编高速公路规划的机遇,积极汇报、全力争取将途经凤翔的几条干线公路列入省高速公路网新规划;结合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加快开展104省道过境公路前期工作;抢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努力将一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报入国家和省上调增的交通建设计划。无论是在路网布局优化、重大项目推进,还是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安排中,我们始终把灾后交通重建作为全县交通长远发展的一部分,将其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充分考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既注重与城镇化、产业化和公共服务设施重建相协调,又突出重点,对利于县域“北果中菜南牧”的产业布局调整,对支撑工业园区建设、实现撤县建市目标和跻身西部百强县战略的重大交通项目,放在优先实施的位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以公路交通建设推动全县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突出重点、加快交通重建步伐是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强力支撑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相对自成体系的基本区域单元,是其发展活力和潜力的载体与表征。公路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公路交通必须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目前,凤翔正向工业化城市阔步迈进,县境内国电宝鸡二电厂、宝鸡东岭集团、西凤酒厂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强势发展;徐矿集团150万吨甲醇、100万吨天柱水泥等建设项目已落地生根,全县经济社会正在以超常规的速度与效益加快发展。公路交通建设也面临全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特别是灾后重建的急迫需要,使全县公路建设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必须全面动员,强力推进。为此,全县从战略高度出发,按照重建规划,突出重点,加快实施公路交通灾后重建步伐。首先,全力以赴搞好境内高速公路建设的配合协调工作,极力推进宝平高速公路凤翔段的全面开工建设;其次,加快完善104省道过境公路前期工作,确保2009年初开工建设;其三,以完善网络、提高等级为主要目标,进一步深化细化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全力以赴抢抓中央和省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十大措施”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努力使更多的建设项目跻进国家投资计划盘子。尽早启动首批建设项目,切实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和标准,增强其抗灾能力,确保建一条、成一条、保持一条,发挥一条公路的带动效益;其四,进一步加大危桥重建或加固工作力度,保证行车安全畅通。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原则,力争使受损的公路和桥梁尽快恢复重建,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全县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作者系厅规划处处长,现挂职凤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