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包围下,致力于加快交通建设的陕西交通人,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迅速掀起新一轮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潮。入冬后的天气日渐寒冷,但陕西交通人投入冬季大干的热情和干劲倍加高涨,新开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在建工程中感天动地的大干场面随处可见。本报从即日起对重点建设项目冬季大干情况进行系列报道,与读者共同关注大干快上的火热场面。
―― 编者
冬日巴山战犹酣,安川高速大干忙。
寒风里,群山间,近万公路建设者奋战在汉水江畔,任河沿岸,一场“变冬闲为冬忙,变冬慢为冬抢”的施工大干热潮正在巴山深处越演越烈。
大动干戈
安川高速公路全线位于秦岭以南的大巴山腹地,沿线山大沟深,地形破碎,多悬崖峭壁,地势险峻,材料运输难度大,施工场地狭小,条件十分艰苦,是陕西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中地质地形条件最复杂、桥隧比例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项目,堪称“空前绝后”。
今年是安川高速建设的关键一年。然而年初近万建设大军满怀激情正在逐步展开施工时,却遭遇了冰雪灾害,使第一季度形象进度受到严重影响。夏日的陕南应该是施工的黄金季节,然而4月19日却破天荒地来了今年第一次洪水,随后的“5.12”大地震,更是“滋事不断”,导致第二季度的投资计划滞后。从7月份至9月底,又连续遭遇8次洪水,三个月时间就有36天在降雨。无情的洪水,肆虐着建设工地,施工队变成了抗洪抢险队,第三季度形象进度完成又不甚理想。10月、11月再次遭遇极端天气,两个月降雨多达20余天,这在陕南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降雨。
地理条件限制无法展开大范围施工,连续降雨致使工期滞后,加之材料涨价、资金短缺,安川项目建设举步维艰。要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建设进度赶上去,11月17日,安川管理处组织召开冬季大干100天动员会,提出“变冬闲为冬忙,变冬慢为冬抢”,鼓足干劲,大动干戈,大干一场。
确保“生命线”畅通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去年冬天,正当安川建设者摆开架势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遭遇了冰雪灾害,便道中断,材料运输困难,材料短缺使工程建设“无米下锅”,造成一些作业面停工和歇工。
310省道紫阳至巴山段是上世纪60年代修建襄渝铁路时使用的施工便道,几经修复改为省道。道路狭窄、弯道多、排水不畅、无路面,加之地质破碎,经常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给高速公路建设材料运输带来极大困难。受陕南地区罕见的连阴降雨天气的影响,道路出现塌陷、滑坡和积水,导致道路泥泞不堪,交通经常中断受阻,沿线合同段的施工材料和大型设备无法送达,然而这条路又是安川高速的惟一施工主便道。尝尽了去年的“苦头”,管理处在冬季大干动员会上,一方面要求各施工单位加大钢筋、水泥等材料的储备力度,另一方面提出迅速整修便道。
11月15日至26日,管理处紧急组织310省道沿线26个合同段的500名人员、100台车辆,昼夜整修路基、铺垫路面、修改排水渠、再次增加错车道。目前道路基本顺畅,各合同段的材料运输困难初步得到缓解,建设速度正在逐步加快。
深山大干忙
寒风掠过,却压制不住建设者热火朝天的干劲。截至目前,安川高速全线30个合同段新增桥梁机、吊车、钻机等设备300台、人员3000名。冬季施工的水泥、砂子等材料储存全部到位。梁厂锅炉里的炉火悄悄燃烧,2008年的投资计划即将完成。2009年投资计划已按阶段目标层层分解、倒排工期。
平静的汉江,水位升到了最高,建设者蓄积的力量也随之而涨。瓦仓隧道贯通、蚂蝗岭隧道贯通、铁路部门在{滩增设临时货场、汉江和任河两岸的梁厂全部出梁,箱梁架设逐步展开,施工现场一天一个新模样。整修后的310省道上,运输设备、材料的车辆源源不断地进入毛坝、麻柳。一时间,从凤凰山隧道到流水河大桥、从米溪梁隧道到紫阳汉江大桥、从权河湾、任河桥、{滩桥、毛坝隧道到陕川界施工现场,一片忙碌,一片喧嚣、昼夜灯火,人来车往,冬季大干的场面逐步拉开,大干气氛弥漫在大巴山的沟沟岔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