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很大,它的足迹踏遍三秦20万平方公里的秦巴山区、关中平原、黄土沟壑、大漠风沙;这个家很平凡,它关心爱护每一个家庭成员;这个家不简单,曾荣获部、省级多项大奖及荣誉。它是每个职工心中小家之外的另一个大家。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一个团队壮大发展动力之源。 伴随省公路勘察设计院成长的院工会,在今天看来,已经是累累硕果。由成立之初的100多名会员,发展到目前的502名工会会员(其中包括6位在院从事清洁卫生工作的农民工),在省交通工会和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创“家”活动为载体,围绕勘察设计中心工作,迈出了强有力的步伐。咱也当家作主了 家事能做主,公家事也能做主?设计院的职工们自豪地说:那是当然! 每年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是设计院工会为了更好地维护职工主人翁地位和权利的作用,推进民主管理而执行的一项制度。近年来,院里每年召开1至2次职工代表大会,把涉及单位长远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提交职代会讨论,充分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对代表提案和建议,工会都及时提交行政研究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案。院工会还通过召开工会小组长会、职代会联系组长会、宣传栏、局域网等多种形式对院里的生产经营、干部使用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通过参与院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组织活动,对中层干部的德、能、勤、绩进行民主评议。民主管理氛围的形成,让职工工作有了“劲头”;竞争上岗、薪酬激励等机制的深入推进,让职工干事有了“盼头”。为职工插上“翅膀” 职工想的不仅仅是高工资、高福利,他们更渴望被尊重、被重视,渴望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为此,院里本着坚持职工教育道德与能力并重,学以致用,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生产工作实际,组合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新招聘的大学生分专业、分层次、分内容进行培训。开展各类劳动竞赛和技术创新活动,进而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工会还积极组织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陶冶职工高尚到的情操。2006年、2007年用于职工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的开支占到了全年经费的85%,用于职工培训和宣传教育占到10%,还拿出工会汇费的20%返还部分工会分会,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活动。 “家”里的“半边天” 谁说女子不如男?省公路勘察设计院的女职工个个顶呱呱。在家,她们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在外业,斗骄阳、战风沙谁也不会打退堂鼓。那么,如何更好地保护她们的权益,让她们更好地发挥她们不可替代的“半边天”作用,成了院工会的一件大事。2007年8月,一项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合同《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了。这项体现劳动权利和福利待遇、民主权利、接受培训、教育、晋级升职机会男女平等,确保女职工休息休假权利,关心女职工工作生活的合同受到了全院女职工的欢迎。 不仅仅是女职工。为建立和谐稳定的企业劳动关系,规范院与职工双方劳动行为,维护双方合法权益。院里还在今年的职代会上由员工会主席代表全院职工与院长签订了《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集体劳动合同》,使职工利益得到最大保障。温暖,无处不在 每年的春节前夕,慰问孤寡老人、困难职工、职工遗属以及春节坚守岗位的职工,成了院工会的一项固定工作。慰问品、慰问金让人在寒冷的冬季感到温暖。对调查了解到的特困户,主动积极地向驻地社区和办事处反映,为他们申请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金,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了使职工安心工作,院工会和家委还积极出面为职工子女联系上学事宜,帮助下岗家属联系工作,帮他们解决困难。 这是个温暖、有爱心的家。今年的汶川大地震后,全院职工向灾区捐款达117000元,捐献特殊党费27200元;10月底,又组织职工开展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在设计院,有6位特殊的“职工”也加入了工会组织,他们是在院里从事清洁卫生工作的农民工。院工会始终把农民工的冷暖挂在心上,节日的时候,给他们送慰问品,表达节日慰问,使农民工朋友生活过得舒心,工作干的热心。 这里有家的关爱。一项项具体的措施和一桩桩实实在在的工作,体现在了职工生活的每一个细微处,深深地感化了他们的心,人心汇聚成无限的能量,齐心奔向设计院发展的滚滚洪流中。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