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来过新疆,你一定吃过油香四溢的烤羊肉串,红枣大小的羊肉整齐地串在签子上,撒了盐、孜然,再配上鲜红的干辣末,伴着维吾尔大叔地道的吆喝,在烤炉上不停翻烤,不一会儿,肉香即飘四方。取一串,小心翼翼地咧开嘴,把肉一个一个从签子上衔下。肥一些的,入口即化,瘦一些的,外焦里嫩,孜然、辣末与羊肉特有的味道很是搭调。此时,除了大快朵颐,难道你还会顾及其他? 如果你认为以上就能代表新疆美食的全部,那就错了!很多人都认为,作为中国离海最远的地区,新疆是不产鱼的,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也是最不会吃鱼的。如果你也这么认为,那你又错了! 捧一张新疆地图,正中央有一处湖泊,熟悉新疆的人会马上喊出它的名字――博斯腾湖。是的,这就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唐代谓之“鱼海”,而“博斯腾”是清中期才定下的名。 博斯腾湖位于新疆焉耆盆地东南面的博湖县境内。湖面海拔1048米,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大湖区与小湖区总面积为1228平方公里,水域辽阔,甚是壮美,堪称沙漠瀚海中的一颗明珠。夏季,候鸟、渔船、彩云相映成趣;秋季,芦苇金黄,凉风习习;冬季,天湖一色,冰封千里。 广阔的水域、优良的水质,是多种野生鱼类生长的绝佳场所。博斯腾湖年产各种优质天然野生鱼达2500吨以上,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虽然原产的塔里木裂腹鱼(俗称尖头鱼)、扁吻鱼(俗称大头鱼)和长头鱼等资源已经衰减,但现有的鲤鱼、草鱼、鲢鱼、青鱼、鳙鱼、赤鲈(俗称五道黑)、公鱼等30多种人工放养或自然繁殖的淡水鱼,以及虾、绒蟹、河蚌依然吸引着全国甚至全球的旅游和美食爱好者。今年6月21日博湖县首届捕鱼节上,上万甚至上亿条令人垂涎的各种大鱼在网中跳跃,在太阳的映照下银光闪闪,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来过博斯腾湖的人们,都对这里油香四溢的烤鱼念念不忘,一条整鱼从背上剖开,除去内脏,洗净,横穿两根小木棍,再用一根长棍竖着穿下来,插在河边的沙地上,如此几条排成一排,再在旁边摆上干柴,点燃,烘烤。红亮的火焰夹带着青烟随风来回摆动,不一会儿,鱼由银白水嫩变得金黄油焦,大约1小时左右,抽出木棍撒上盐、孜然、辣面就可以上桌了。鱼的边缘焦脆,肉厚的地方鲜嫩,实在是地道的民族风味。据说,古老的博斯腾湖渔人专门用红柳枝穿鱼,并在红柳枝生的火堆边烘烤,为的是让烤鱼更加美味。 其实鱼不必每逢必烤,熏鱼也是新疆吃鱼的一大特色。博湖边的少数民族通常用熏制肉类的办法熏制鱼,不外乎腌制、风干、烟熏3道工序。从后背剖开去脏洗净的鱼先抹上腌料腌制3天,再一一挂在纵横交错的铁丝架上进行风干,5天后取下,用当地的果树叶子点燃烟熏近1小时,鱼香袅袅,熏鱼就制作好了,味道鲜美,方便储存。前往博斯腾湖旅游的外地游客一般都会购买一些带回家,细细品尝民族特色,不知不觉便把新疆的旅途拉长了。 写了这么多,我居然感觉到强烈的饥饿,胃里空空,脑海里环绕的满是配了孜然、辣椒的肉香,酸酸甜甜的维吾尔族自制酸奶撩人食欲;烩了洋葱、芹菜、青红椒的拉条子拌面又把我的思绪牵回新疆。已然来不及乘坐3个小时的飞机去品尝正宗的新疆美食,干脆就选附近的新疆饭庄解解馋吧。 (作者系省公路局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