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在商界分公司商南管理所,充满朝气的年轻职工们也有一个撬动文学梦想的支点,那就是“商界苑”。
听说陕西交通职工第一个文学社“商界苑”成立了。为了表示关注与祝贺,省交通作协主席丁晨等人于3月6日上午出发,前往商南管理所采访。
到了管理所,一下车,所长张怀清和主任李金元就带着几个年轻的姑娘、小伙子迎了上来。在张所长的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期待已久的第一期《商界苑》小报。这是由44位社员利用业余时间,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从50余篇稿件中精选编辑而成。
这是春之芽、花之香。在这期八开版面,正反两面彩印的《商界苑》上,设置有信息资讯、心海浪花、商界之路以及青春舞台四个版块,每个板块都安排有主编和责任编辑,负责稿件的选择、编辑,内容以反映奉献商界高速、服务陕西交通为主题的散文、诗歌为主。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成立这个社团是源于管理所《商南简讯》,当时所长看到许多员工的写作水平都不错,就觉得应该给大家创造一个舞台,调动大家学习积极性,从而有了成立文学社的想法”。“商界苑”主编侯卫州如是说,这位擅长诗歌写作的治超员对文学似乎有种莫名的虔诚。和侯卫州一样,社团里的社员们大多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朝气、有理想、更有热情。他们有的是中文专业毕业,有的是摄影专业毕业,也有的是装潢设计专业毕业,甚至还有理工类专业毕业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热爱文学。
随后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社员们与省交通作协的同志进行了座谈,就文学社的发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合影留念。座谈中,丁晨说:“商界苑文学社的成立是件好事,省交通作协将大力支持,并将全力做好组织、协调、联络和服务工作,也希望文学社的社员们加强学习和研究,加强沟通和交流,把文学社办得更好。”采访中看到,在分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文学社还制定了一套详细的章程和规章制度。
其实,早在2009年2月27日文学社成立之时,就受到分公司党委书记陈军等领导的关注,商南管理所在为文学社揭牌那天还特别邀请了商洛市文联主席董发亮、市文联著名作家鱼在洋、商州区文联主席崔学民、市美协主席陈明玉等地方文艺界知名人士。在别开生面的仪式上,管理所所长亲手为文学爱好者佩戴了社员证,大家与商洛文人一起探讨地域文化,畅谈这支来自交通一线的文学队伍将带给商洛文坛的鲜活养份,以及宏扬陕西交通文化的决心。
作家鱼在洋说:“商洛是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域,文艺名人辈出,二十年前这里只要是搞诗会一类的事,常常是座无虚席,热情非常高。如今文学的辉煌不在,看到一个公路上的基层单位有这么多年轻人还热衷文学,我感到商洛的文脉还没有断……”
一位社员代表发言说:“从此我们拥有了一片挥洒才华的天地,一个打着聚光灯的舞台,一条通往圣洁的文学殿堂的航线。我们从此可以在这片天地里自由地耕耘和驰骋;在这个闪亮的舞台上尽情地排练和表演;我们将搭乘文学之船,扬帆远航、乘风破浪。”
不知不觉中,我们与“商界苑”这个新朋友度过了快乐的时光,回头看看,颇多感慨。泰戈尔说了一句很有诗意的话:“天空没有飞鸟的痕迹,我却从这里飞过。”是啊,不管起初的步履怎样蹒跚,“商界苑”的社员们飞过了自己构建的天空,这就是最大的收获。在此,我们衷心祝愿这个陕西交通基层职工第一个文学社在未来的日子里迈出更加坚实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