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6期 第76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9-04-10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一版 下一版 >
让交通发展真正惠及广大百姓
----------来自西安市农村公路发展情况的报告      
新闻作者:本报记者 张力峰
    交通发展不仅是满足车辆通行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真正能够惠及广大百姓。
    近几年来,西安市各级人民政府和交通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建设西部强省的步伐中,坚持把农村公路作为民生重点工程,通过连续的跨越式发展,使全市农村公路的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截至2008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846公里,全市148个乡镇有146个通油路,占乡镇总数的98.65%;3088个行政村有2862个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占行政村总数的92.68%;采集的4090个自然村有2813个通油(水泥)路,占采集自然村总数的68.78%。
    据世界银行调查显示,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西部地区交通建设的效益远大于东部地区。伴随近几年加快大潮,西安市农村公路的发展不仅明显缓解了区县间公路运输通道交通紧张状况,同时也促使沿线农民群众依靠公路发挥当地自然优势,改变了过去以粮为主的模式,逐步形成了无公害蔬菜、水果种植基地,高新产业基地和休闲旅游观光基地,加快了县乡农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进程。
   如今,密如蛛网、宽阔平坦的农村公路,极大地带动了周边区县经济的发展,使农业突出重围,破茧重生,几大优势板块强势崛起:
    依靠便利交通,发展特色产业,周至培育了6家农业龙头企业,建起10多个专业批发市场,成立100多家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秦岭北麓10万亩百里生态杂果带和16.8万亩猕猴桃、5万亩无公害蔬菜让周至成为了绿色美食天堂。良好的生态成了周至县农产品的金字招牌,许多国际知名买主和国内大买主主动抛来订单,猕猴桃在欧盟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吸引了水果王国泰国与之签约,果业加工大亨汇源集团上门收购。
    素称“关中白菜心”之称的高陵县,经过近几年加快发展,农村公路网密度达到145公里/百平方公里,行政村通车率100%。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十五”期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3.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5.8倍,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9%,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37.5%,不仅被评为“十五”陕西县域经济增速最快县之一,而且也进入了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最快的百强县行列。县域内芹菜、杂果、萝卜等8个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吸引了好又多、麦德龙等20个省内外知名大集团客商,在田间地头与种植户签订合同,选购产品。
   阎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来自于瓜菜。“去年4月25日那天,我在地头一斤甜瓜卖到6块钱,我的一个甜瓜3.4斤,卖了20多元。”关山镇北冯村瓜农张小平如今叙述起当时的情景都是一脸的甜蜜。据悉,阎良厚皮甜瓜当年刚起步种植时只有1.8亩。交通条件的改善助推了农产品的外销,如今,该区已形成5.7万亩早春厚皮甜瓜生产基地,位居全国“老大”。
    通过干线公路网化建设、国家千亿元工程、超龄油路改造、山区出村路建设等多轮驱动,长安区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分片成网,既能联接沟通区内各大产业基地,又能有效对接西安大都市圈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依托便利的出行条件,长安区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在全区形成了高桥万亩蔬菜、王莽鲜桃莲藕、细柳苗木花卉等一大批辐射带动性强、农民增收快的特色产业,既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也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市民的“菜篮子”。种植户魏军利高兴地说:“以前出去打工,辛辛苦苦一年也就落下5000多元钱,如今我种的4亩草莓,年产量可以达到8000多斤,毛收入2万多元,比打工强多了。”
    西安环山路的建成,让沿线的农民真正享受到了实惠。走进长安区滦镇街办上王村这个远近闻名的农家乐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条宽畅的水泥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农家乐经营户王雁说:“政府出钱为我们修路,我们非常感激。道路畅通了,环境好了,城里游客来得也多了,钱自然也就赚得多了。”如今,上王村的农家乐经营户已经发展到了108户,占到全村的90%以上。
    “周秦汉唐忽而一览;乾坤天地壮哉千秋”。随着西安农村公路“微循环”的整体巨变,不仅为广大农村构建起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道路运输格局,同时也使全市各县区融入区域经济圈的程度得到了极大提升。发展成果让广大百姓共享,这是交通人最终期望得到的结果。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