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到小康高速公路建设工地采访,对沿线的山山水水和工地上那些忙碌的身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尤其是包家山隧道,我去了好几十次。但每次都因为时间安排紧张,没有住下来。眼看小康高速“5・28”建成通车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知道,随着小康高速建成通车,建设者们将会转战到另外一个工地。清明小长假前一天,我决定到包家山住几天,好好听听建设者们在小康高速、在包家山隧道建设中的动人故事。 4月3日下午,我和交通集团办公室的刘峰一道向小康11标进发。每次到小康采访,都要去11标。因为小康高速的关键在包家山隧道,包家山隧道的难点在11标。11标承担4100米正洞及3号斜井、1号通风竖井的施工任务,不仅施工难度大、工程任务艰巨、施工条件艰苦、安全风险高,而且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涌水次数最多。除斜井遭遇214米的特大断层外,正洞先后遭遇12条跨度超过10米的大断层。发生8次特大涌水灾害,小的涌水、涌泥、涌沙从未间断过。 我们一路前行,夜色渐渐笼罩了大地。然而小康建设工地灯火通明,到处都是干活的人,他们在忙碌,在为“5・28”作最后的冲刺。在王家台隧道内,一辆满载机电设备的大货车停在隧道中间,机电施工人员们正在忙着卸货。夜幕完全降临,我们到了10标项目经理部,院子里只有一两个人,一问才知道,所有人都到工地了。在桐木乡街上一栋三层楼内,从工地回来的工人们刚吃过晚饭,有的已经睡觉了,有的在打电话,有的在洗衣服,有的在闲聊。隔壁小卖部内唯一的一台电脑前,围了好几个工人在上网。在包家山隧道南口,一群工人正在清扫路面,现场负责人王飞介绍说,他带领的突击队、清扫队都是24小时作业,实行三班倒。在包家山隧道内,我们看到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一些附属工程和涌水治理工程正在紧张施工。 我们沿包家山隧道3号斜井坐有轨运输矿车到了11标项目经理部。党工委书记夏俊华介绍说,包家山隧道主线工程已基本完工,11标目前还留有500多人,分衬砌、综合、机械三个分队。为了确保小康高速“5・28”通车目标实现,项目部进一步加大了考核和奖罚力度,实行早中晚三班倒,保持一天24小时不停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