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高速公路在三秦大地上飞速延伸,随着高速路网的不断完善,蓬勃发展的公路旅客运输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思想不够解放,改革落后于发展,结构布局不合理,组织化程度不高,体制矛盾纠结,市场混乱,节能减排找不到突破口……”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曹森在多次会议中如是说。如何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破解交通运输发展的瓶颈制约,主管全省道路运输的厅运管局一班人,在思索,在行动。
厅运管局深入调研,重拳出击道路运输业。结合陕西实际,先从客运市场整顿切入,按“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以线路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在新开通的高速公路客运线路及国省道主干线100%实行公司化经营,对老旧线路每年以30%的速度进行公司化经营改造。不到5年时间,先后采取多种措施清理挂靠,在11条客运线路推行了集约化、公司化经营,实现运输结构调整、建立运输发展新格局的脉络逐渐明朗。
投石问路
2005年的西宝高速公路客运运力运量严重失衡,造成整条线经济效益差、经营者之间恶性竞争、运输秩序混乱,经营者意见很大。而解决这个矛盾,必须要调整好各方利益。
听取了西宝线经营者的意见,厅运管局决定引导经营者成立一个统管组织,设立两个稽查点,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售票、统一结算、统一服务标准”的“捆绑式”经营。实施后,西宝高速直达班线车辆由原140辆减少到104辆,较好地解决了运力运量失衡和运营秩序混乱等突出问题,运输秩序明显好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同时,这项举措也拉开了陕西省道路客运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改造的序幕。
厅运管局随后对西安至铜川、西安至渭南等高速客运班线的运营秩序进行了集中治理,在客运组织方面实行了集约化管理,对新开通的西安至榆林、西安至延安、延安至榆林、西安至禹门口等高速班线运力投放和客运组织进行了周密部署,对新投放的高速运力和原有的普线运力进行了有机整合,将一大批档次低、车况差、服务劣的老旧车辆清理出市场,新投放的高速客运班线运力全部实行了公司化经营。
强力推进
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实践,厅运管局对公司化改造在运力投放和运输组织提出了“三高、三化、六统一”的总体要求,即:车辆高档次、服务高质量、管理高水平;行业管理规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经营集约化;统一车型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站点、统一核算。
为了进一步加大全省的公司化经营改造力度,结合陕西省实际,针对目前全国运输行业概念模糊,运管机构、客运企业认识不一致的问题,对公司化经营进行了明确界定,探索出六个标准:车辆应由客运企业出资购买,车辆产权属客运企业所有,车辆有关证照证明的所有者应为客运企业;客运线路经营权应为客运企业所有,客运企业不以挂靠、承包、租赁等任何形式转让或者变相转让经营;驾乘人员应为与客运企业按照国家《劳动合同法》依法确立劳动合同关系并支付劳动报酬的企业员工;客运企业统一营收和成本核算,统一利润分配,按股分红;车辆由客运企业统一经营管理,统一调度指挥,统筹安排驾乘人员;客运企业承担全部经营风险和安全管理责任;车辆由客运企业全额出资购买或企业投资额达到相对控股比例。
2007年10月1日,西汉线按照新的思路进行了彻底的公司化运营,不但为新开班线的运营组织和老旧班线的集约化改造提供了有益借鉴,而且在运营中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是公司化改造过程中的一个成功范例。西汉线开通后,在运力配置上一次性投放了86辆大型高三级客车,下线分流原普线老旧车辆200余辆。在运营组织上,总结西延、西榆等高速班线客运集约化、公司化经营的经验教训,依照《公司法》,在西安、汉中两地各组建了一家西汉高速客运公司,共同经营西汉高速客运班线。
同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厅运管局还对西安至吴堡、西安至神木、西安至靖边等高速客运班线进行了公司化改造。
值得一提的还有,针对西宝高速直达班线客车实行“捆绑式”经营后存在的自律组织不具备法人效力,责权利划分不明,对客车的控制力有限等问题,陕西运管重新按照“三高、三化、六统一”的标准,借鉴西汉线的成功经验,再一次开展了公司化经营改造。先后对18家客运企业、50条客运线路、579辆客运车辆进行了调整改造,重组了两家运营公司,宝鸡和西安各一家,彻底解决了10多年来的客运管理顽疾。
任重道远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的市场整顿工作在重拳之下开了个好头。但在体制和深度上仍处在不断探索和持续推广的阶段。而且,以西安为中心的一些新开线路有着良好的改造基础,但处在支线和一些正在不断扩大的农村客运市场上,面临的问题仍然复杂,需要做的工作仍然很多。
这几年来,广大农村地区的客运市场也同样进入了厅运管局的视野。作为集约化改造经营的一部分,农村客运集约化的发展也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厅运管局在全省选择了一批农村客运发展的“亮点县”,根据省厅2004年提出的“统一规划、明确职责、抓好示范、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按照“一市一县、一县一线”的指导原则,以求通过这些县的典型性、示范性和带动型,促进农村客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陕西省全省11市(区)开展了农村客运示范县(班线)建设工作,各市(区)均推出了一个农村客运发展的亮点县。“走得了,走得安全,走得经济”。“企业运作,集约经营”的模式在今天的陕西农村客运领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目前,全省各条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干线公路的集约化、公司化经营模式都在稳步推进。从国有公营、挂靠经营到“捆绑”经营、再到现在的公司化、集约化经营,陕西道路客运改革的步子越走越坚定,越跨越大。
重拳打造集约化之路
----------陕西公路客运推进公司化运营记事
新闻作者:文 / 关 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