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多年前,伟大诗人李白,面对由秦入蜀之道的险峻与坎坷,由衷地发出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嗟叹。时光荏苒,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初叶,共和国现代交通的华彩之光,以摧枯拉朽之势,破解交通瓶颈,营造出前所未有的人文奇迹。而伴随着陕西交通大发展进程,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如一颗镶嵌在历史悠久的三秦大地上的宝石,散发出夺目的光辉。
历史足迹
时光追溯到1980年7月,交通部向全国发出了编写各省、市、自治区交通史志的决定。陕西省交通系统迅即行动,省、市、县交通部门都先后成立了交通史志编篡。经过多年的努力,自1988年到1999年,《陕西公路史》、《陕西公路运输史》、《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等一大批成套的交通史志丛书,相继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改革开放后,陕西交通人自己奉献给社会的第一批交通文化产品。
随之而后的是各种交通文化活动和交通文化工程异彩纷呈,成果丰硕,沓至而来。
1986年4月全省交通系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成立,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之先河。
1990年陕西省交通厅召开首次全省“两个文明”建设会议。
1991年全省交通系统开始开展“创佳评差”活动。
1993年全省公路系统评出了首届“十佳养路工”和“十佳道班”,并概括总结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铺路石”精神。
1994年4月首届陕西全省交通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从此陕西交通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交通文化建设步入了新阶段。
与此同时,交通宣传在交通事业的发展中日渐形成合力。1988年7月陕西省交通厅新闻中心成立并举行了首次新闻发布会。《陕西公路科技》、《西安公交报》、中国交通报陕西记者站、《中国公路》杂志陕西通联站、陕西电视台交通记者站、交通厅网站以及各专业局、地市交通部门的局域网陆续成立开办,组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陕西交通新闻媒体群。而作为展现陕西交通文化活动、交通文化工程和交通文化成果的园地和平台的《陕西交通报》,在走过了16年的风雨历程后,已成为陕西交通系统信息交流的主阵地和不可或缺的主流媒体。
兴业之路
“这是一组令我荡气回肠的花岗岩雕塑群。在我阅览的过程中,无意识间涨起关于一个民族的豪壮之气和骄傲的情怀,脊梁顿然挺直起来。”这是著名作家陈忠实在西汉高速公路上面对长达260米的《华夏龙脉》雕塑群发出的惊叹!古老的蜀道文化因为有了交通的承载而焕发生机。
这,只是陕西交通文化的一个缩影。
在“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陕西走出了一条具有浓郁交通特色的文化之路。系统各行业,积极创造条件,打造公路文化、运管文化、征稽文化、海事文化、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等,铺就着一条条兴业之路。2008年陕西交通代表队在全国交通系统“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中勇夺第一名,并代表交通行业在全国礼仪知识竞赛活动中夺得铜牌,向全社会彰显了陕西交通行业交通文化层次和文化实力;同年,由厅文明办组织面向系统内外征集陕西交通歌曲,以及交通春联,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陕西省高速公路集团公司作为交通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多年来在企业文化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率先开展的“微笑在红亭,满意在高速”活动得到了省交通厅的肯定和推广;还成立了书画协会、集邮协会、钓鱼协会等群众文化组织;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
缤纷艺苑
交通发展需要新的交通文学作品,新的时代也催生新的交通文学作品。1994年11月,西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路魂――陕西公路职工文艺作品选》一书。这是从《陕西公路报》副刊一年多的作品中,“沙里淘金”筛选了200多篇小说、散文、诗词、评论和书画,汇集成册。被人们和当时评论界誉为“公路文学艺苑的奇葩”。此书的出版发行,极大地激起和调动了陕西交通人的文学艺术创作欲望和激情。随后,《黄土谣――陕西交通职工文学作品选》、《激情跨越――陕西“十一五”加快交通发展报告文学通讯集》、《长安大道通九天》、《龙脉天路》、《情系交通,唱响交通――陕西交通歌曲暨读书活动征文作品集》、《感天动地的日子――陕西交通职工抗震救灾文学作品选》以及行业内职工个人的文学作品集等上百本图书、画册、邮册,相继出版发行。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一批交通文学作者,为了把陕西这支队伍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陕西交通部门领导高瞻远瞩,顺应潮流,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省一级交通作家协会――陕西省交通作家协会。
从1999年夏季至今,陕西省交通系统与省市文联、作协和省委宣传部等多次联合,成功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作家、艺术家大型公路采风、采访和文化讲座活动。作家们饱含火热激情,采写了大量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不但在交通系统和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而且也丰富了交通文学内容,拓展了交通文学领域,提升了交通文学质量。
光影交通
三秦交通事业的发展,以穿越历史、激扬文明的恢弘历程,活跃于建设西部强省的进程中。光影交错的世界里,交通发展则显得更加灿烂辉煌。
2007年,陕西高速公路突破2000公里,成为西部建成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省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了向社会展示陕西高速公路的建设成就,展示陕西交通人的精神风采,再现20年高速公路建设历程,陕西省摄影家协会和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举办了《见证・历程》――“庆祝陕西高速公路建设突破两千公里”摄影大赛。
同年,西汉高速公路通车宣传中,积极配合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摄制了《东方时空》专题节目和4集专题片《秦巴大穿越》;在举国喜迎改革开放30周年前夕,陕西卫视播出了由省交通电视记者站组织摄制的《秦岭大穿越》,记录了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这一世界级工程的建设足迹,以多角度政论,大手笔摄制,纵论三秦交通巨变;再现2万多筑路人历时5年艰苦卓绝的拼搏足迹。2008年10月由省交通运输厅策划制作、以纪实手法拍摄、由央视主播任志宏担任解说的3集陕西抗震救灾保畅大通道电视专题片《生命线》在陕西卫视频道播出。该片全景式地展现了“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陕西交通职工铁肩担道义,情铸生命线的英雄壮举,生动反映了陕西交通职工在大灾大难面前发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昂扬斗志,彰显了陕西交通人高昂的战斗豪情和博大的仁爱情怀。
大路有情
“我们一直在路上,路上有风雨也有阳光,路上有黑暗也有希望,还有我们的梦想。”
歌中有故事,歌中有情意。
2008年6至10月,陕西省交通运输厅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了51首交通歌曲,经过公示投票和演唱评选,精选出了《飞越秦岭》、《大路有情》、《我们一直在路上》、《讲给孩子的故事》、《幸福路》、《风雨无悔》、《微笑点亮征程》、《陕西交通人》、《一轮圆月挂天边》9首歌曲。省交通工会主席姜志理牵头,厅文明办、交通工会、厅宣教中心组织行业内专业人士组成专业团队,并邀请省音乐家协会及西安音乐学院专家,经过近一年的辛勤工作,于2009年3月打造出了倾注陕西交通人心血的交通歌曲专辑《我们一直在路上》,并由中唱总公司公开发行。
公开发行交通行业音乐制品在全国行业内尚属首次。著名录音师许刚盛赞“这张专辑非常专业,大大超过了行业歌曲的水准,确实很棒!”陕西音乐专家尚飞林、韩兰魁动情地说:“陕西的交通文化做的真好!这张专辑每个细微之处都体现了交通情怀。你们的歌让人感到,交通人不仅在修看得见的路,还在修看不见的路。”
大风起兮云飞扬。路的延伸,也是文化的延伸。今天,无论您是驰骋在三秦大地的高速公路上,畅、洁、绿、美的国省干线公路上,还是漫步在景色秀丽的乡村公路上,抑或是某服务区内的亭台水榭、园林雕塑,甚至面对微笑的服务人员,您都将会感受到他们独有的魅力。
著名评论家萧云儒说,陕西的交通文化理应走在全国的前列,因为这里的文化底蕴太深厚了;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明祥说,要抓好文化建设,多出文化成果,发挥交通窗口作用,让大家享受交通、品味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