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8期 第76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9-04-17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一版 下一版 >
清洁发展天地宽
----------陕西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面面观      
新闻作者:文 / 丁 晨
    面对中国经济高速前进的列车,所付出的巨大资源和环境代价,中央高瞻远瞩,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交通运输部也提出:到“十一五”末,营运货车单位运输量能耗下降5%,营运船舶单位运输能耗下降10%。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的要求,提出:陕西交通运输行业从2008年开始,单位能耗降低1%,2009年和2010年能耗各下降2%,“十一五”末实现单位能耗降低5%目标。
    数据枯燥,但内涵深邃而丰富。
    随着陕西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给陕西道路运输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从2008年开始,在陕西道路运输系统全面展开的一场节能减排的攻坚战,既是严峻新挑战,又是发展新机遇。
 
宣传教育:从认识到位到全面展开
    何谓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
    道路运输是资源消耗型行业,每年消耗的成品油约占全社会消耗总量的28%。陕西交通运输部门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行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行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选择,也是交通运输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交通,转变发展方式的自觉行动和必由之路。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在当今石油资源短缺、能源问题和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严峻形势下,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加强学习和宣传教育,统一思想,提高了认识,使节能减排工作,目标明确,措施配套。并作为交通运输业“坚持好字优先,推动科学发展”战略任务来抓,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认识提高了,陕西道路运输系统,铆足实劲,找准抓手,节能减排,全面铺开。
    及时层层建立和健全节能减排组织机构。省厅成立了以主管厅长为组长,厅运管局局长、副局长和有关处长为副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厅直各单位和各市区县交通运输部门、各交通运输企业也相继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省厅及时出台了《陕西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并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各单位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从基础工作抓起,强化各种制度。车辆二级维护是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道路运输业的节能减排主体是企业,重点是车辆。
    实践证明,车辆二级维护前后油料消耗相差10%,要实现车辆高质量的运行,对车辆及时维护修理,是车辆技术状况经常处于良好状态的基本保障。经常使保持良好技术状态的车辆在公路上行驶,既安全又节省,我们的运输企业何乐而不为呢?全省各运输企业,严格落实了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制度。如:汉中西汉高速公路客运有限公司一成立就制定了《车辆二级维护工艺规程》。营运车辆每季度必须进行一次二级维护,维修企业严格按照规定对车辆进行二级维护作业,不得随意减少维修项目和降低车辆维修技术标准。营运车辆每季度进行二级维修后,必须上检测线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发放二级维护合格证。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加强了监管和督查,对于随意减少二级维护项目或提供虚假检测报告等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和打击。
    加强对老旧车辆的淘汰,把好营运车辆准入关。严禁高耗能车辆进入运输市场,从源头把好车辆的准入关。对耗能高、排放超标的老旧车辆和经综合性能检测车辆的技术状况达不到二级以及已达到报废年限或行驶里程的车辆,坚决清理出运输市场。客运方面,对于已经营八年以上的车辆,鼓励更新节能环保型车辆。货运方面,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的新型运力,积极引导和鼓励使用低耗环保车型,发展多轴重型(限六轴以内)柴油车、专用车和厢式车。
    陕西公路客运的龙头企业陕西交运运输集团一成立,采购新车就注重节油效果,及时更新老旧车辆,拥有了当今顶级的豪华客车沃尔沃、韩国现代、凯斯鲍尔和尼奥普兰等品牌车170多辆。
    汉中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宁西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了20多年的优秀私营运输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明华是一位杰出的农民企业家。20多年来,宁西公司一直扎根秦巴山区腹地,为陕、川、甘三省两市一地四县20余万农民群众真心实意地服务。尤其近几年来,公司不但经营规范,业绩良好,而且把节能减排工作,做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收利润的自觉行为和首位工作。对前几年车辆档次低、车型小、油耗高的老旧车辆,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更新。通过更新、调整车辆结构,将小车换大车,普通车换大型中级客车,欧I排放发动机换欧III排放发动机。目前公司已有大型中级大客车28辆,使农民群众在山区也可享受城市公交客运的待遇。2008年公司年实现旅客周转量6000万人/公里,平均旅客周转万人/公里油耗为61.44升,平均下降为31.73%;年实现6000万人/公里旅客周转量节约17.14万升油料。按市场油价5.5元计算,节约资金85.68万元。
    到2008年底,全省道路运输系统就淘汰老旧车辆6322辆,既大大节约了油耗和配件损耗,又大大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安全系数。
    推广新技术,运用新成果,提升驾驶员的节能意识和责任,贯彻于整个节能减排工作始终。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产品。因地制宜推广使用以甲醇、乙醇、天然气为重点的替代能源。提倡有气源条件的市区新增、更新的营运车辆,新开通的营运班线,选用符合安全技术规定的双燃料车型。鼓励车况良好且排放达标的出租车、班线客车、驾校教练车进行双燃料改造。
    宝鸡有个秦龙运输集团宇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经过考察比对,2008年5月选用了符合国III尾气排放标准、美的6602CNG纯天然气客车,投放了30辆。经过10个多月的运行,节能效果良好,比同类柴油车每年节约44.47万元。
    宝运集团新路汽车旅游公司2007年8月在宝鸡至虢镇线路上,投放4辆东风莲花双燃料车。2008年12月在宝鸡至阳平线路上,投放17辆少林SLG6750CNG双燃料车。2009年2月又在虢镇至北湾投放2辆少林双燃料车。双燃料车与同类柴油车相比,每天可节约燃料费约50元。
    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扶持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物流企业在陕西建立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和GPS远程调度系统。积极推广渭南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建立货源信息服务网络的成功经验,通过各货源企业、货运信息服务部提供的货源信息,减少货运车辆的空驶里程,提高车辆实载率,以达节能减排目的。
    节能减排关键是司机。
    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强化驾驶员节能减排操作培训,提高驾驶员的节能减排手段和技巧。尤其在营业性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中增加节能减排的培训和严格考核内容。对因人为因素导致油耗偏高的驾驶员,要进行停岗培训,经培训验收合格后方能重新上岗,对培训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公司按照有关规定有权予以辞退。在全省驾校中普遍使用模拟驾驶仪,树立驾驶员培训节能减排典范,积极总结推广汉中西汉高速客运和陕西交运集团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培训方法。
 
典型示范:以集约化改造引领企业公司化经营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陕西道路运输业,营运车辆绝大部分是单车抵押或挂靠经营,企业经济利益与车辆的营运成本没有内在经济联系,绝大部分企业也没有节能意识。
    加快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着力推进客货运输集约化、节约型改造,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引领全省道路运输企业公司化经营大步发展,就成为陕西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到2008年底,全省道路客运经营业户已由2001年的10452户,重组整合为769户,减少92.64%;道路危货运输经营业户由6126户,重组整合为251户,减少95.90%。经营主体减少,结构明显优化,大大地改变了“小、散、弱、乱、差”状况,控制和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成本上升。仅道路运输经营主体结构调整一项,提升运输效率,全省道路运输能耗就降低约4%以上。
    千里蜀道一日还,秦岭天堑变通途。2007年9月30日,西安至汉中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给陕西道路运输业带来了大发展的新机遇。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及厅运输管理局,大胆探索,破解难题,使足力气,率先在西(安)汉(中)客运班线整合线路资源,解决清理挂靠,改变运力分散经营的状况,快速推进运输企业公司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模式,节能减排工作明显见效。
    西安到汉中客运班线,集约化、公司化改造前,客运线路分别由西安、汉中的7家运输公司、228辆参营车经营。车辆大多是经营多年的老旧车辆,车辆档次、技术状况和安全性能都差。车辆燃油经济性和尾气排放均超出国家标准。由于西汉班线大部分的营运里程在秦岭大巴山中穿行,山高路险,坡陡弯急,道路通行条件差,加上山区气候变化无常,车辆正班率难以保证,实载率平均只能达到55%,造成大量能源白白浪费。
    厅运管局在西汉高速公路通车前,经过缜密的调研分析,敢为人先,精心筹划,精心组织,将原西汉228辆参营车辆全部下线,对原客运企业按照《公司法》,进行集约化、公司化改造,成立了汉中西汉高速客运有限公司和西安西汉高速客运有限公司两个股份制运输企业,经营西汉高速公路班线客运。先期就投放尾气排放达到国III标准大型高二级沃尔沃、尼奥普兰客运车辆86辆。
    车辆减少了,公司减少了,人员也精简了。
    然而,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西汉班线运营时间由原来的8小时缩短到现在的3小时40分,实现营运收入13448.74万元,利润总额3934.9万元,利润率达29%。集约化、公司化的改造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了喜人的显著成果。
    截至2008年10月底,西汉班线86辆客车总行驶里程1344.4万公里,总消耗燃油330万升,全年节约燃油12.7万升。按柴油平均价格6元一升计算,全年共节约燃油成本约76.27万元。车辆实载率平均达到85%,单车油料消耗量由2006年的平均30升/百车公里,下降到2008年的平均24.3升/百车公里。
    汉中和西安两家西汉高速公路客运公司成立一年半以来,自觉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始终坚持“以节能减排为己任、以节能减排增效益、以节能减排促发展”的管理理念,把节能减排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建节约型企业的战略任务,继承和创新了“燃油定额、燃油统计、考核奖励”等基础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节能管理制度和办法。
    制定各类油耗定额标准是西汉公司实施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之一。定额标准既能够起到了节约燃油的效果,又保证了大多数驾驶员能够通过努力实现目标。
    科学制定油料消耗统计方法,实行行车路单制度、满油箱及定点加油制度、统计月报制度等等,保证了油耗数据的准确客观,杜绝了人为因素导致的油耗量不准等问题。
    规范完善的考核奖惩制度,增强和调动了驾驶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公司依据驾驶员的油耗情况予以奖惩,每车百公里油耗比定额多一升燃油,按市场价格100%予以处罚。节约燃油并不奖励。公司并不提倡驾驶员忽视安全和降低服务质量而节油,只要求驾驶员按车辆油耗定额范围控制成本,并按规定开放空调,从而兼顾了既能保证车辆的运行安全,又能保证服务质量不因节油而下降。截至目前,还没有驾驶员因为超油被处罚,公司对车辆油耗成本的控制,最终达到了预期目标。
    正确地使用和管理轮胎,对保证行车安全和节能减排具有直接作用。西汉公司制定了《车辆轮胎使用管理规定》,提高轮胎行驶里程,起到了降低运营成本和节约能耗的目的。
    这些制度和办法,真正为陕西其他道路运输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西宝、西铜、西渭等10多家道路运输企业,都借鉴西汉高速客运的经验和模式,进行了集约化的改造和公司化的经营。
 
展望发展:任重道远路在脚下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的通知》,陕西省交通运输厅2009年结合陕西实际,将着手编制好陕西省交通运输业节能中长期规划。
    就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节能减排工作如何开展,记者采访了陕西省交通运输厅主管领导李永民副厅长和厅运管局副局长张兴东。
    李永民和张兴东都告诉记者,节能减排工作虽然我们从去年已全面启动,也取得了些成效,但是,节能减排的工作依然量大面广,任重道远,路在脚下。
    当务之急还是要强化宣传教育,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要领导重视,目标明确,措施配套,政策完善,投入落实,协调得力。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举全系统之力把节能减排当作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来打。
    继续以客运班线集约化改造为抓手和突破口,大力推广西汉高速客运公司等典型的节能减排成功经验和经营模式,带动全省道路运输系统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积极推广双燃料车型和节能新产品,总结宝鸡等地的经验,为陕西道路运输企业使用清洁燃料运行,探索出一条路子。
    2009年全力组织好陕西省10万名营运车辆驾驶员节能竞赛活动。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和各市区交通部门已成立了竞赛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将层层进行驾驶员节能竞赛活动,层层选拔节能能手,经过激烈角逐,最后将竞赛出12名“陕西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技术能手”。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将举行隆重仪式,对12名能手披红戴花,表彰奖励。还将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对竞赛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宣传活动,努力营造节能光荣的良好氛围。以此次竞赛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调动交通运输企业和营运车辆驾驶员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转变驾驶员的不良驾驶习惯,推动全省交通运输企业扎实有效地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节能减排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
    为了同一个地球,告别高耗能,告别高污染。
    为了大地山川秀美,为了家园碧水蓝天,为了环境清新怡人,为了资源善待保护,也为了子孙后代生存,我们携手克难,节能减排,既往前行。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