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9期 第76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9-04-2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一版 下一版 >
推动农村公路快速科学安全协调发展
李盛霖在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总结讲话时要求 ----------袁纯清 洪峰 冯正霖 戴东昌出席      
新闻作者:记者 周迎春

    本报讯  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4月17日下午胜利闭幕。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总结讲话时要求,要明确今明两年农村公路工作的总体要求、建设目标和各项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狠抓落实,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努力推动农村公路快速科学安全协调发展。省长袁纯清,省委常委、副省长洪峰,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戴东昌出席会议。
    此次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历时两天。会议传达学习了副总理张德江在河南洛阳考察农村公路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了2008年农村公路建设进展情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明两年的工作任务和要求,陕西、山东、福建、河北、江苏、湖北等省交通运输厅的负责同志介绍了经验和做法,河南、江西、安徽、重庆、四川、山西、内蒙古、甘肃等省区市交通运输部门和西安市人民政府、部分地区交通运输部门书面交流了经验和做法。现场参观了户县、周至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客运发展情况。并分组进行了讨论。大家普遍反映,这次会议召开的时机好、交流的经验好、现场观摩的效果好。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交流了经验、明确了目标,达到了预期目的。
    李盛霖在总结讲话中说,今明两年是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组织领导和加大工作力度。要强化“两个意识”:一是强化责任意识。要按照“政府主导,分层负责”的原则,继续推进农村公路由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由行业行为向社会行为转变。要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管理内容,建立完善奖惩制度,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加强督促检查,形成齐抓共管、协力推动的新局面。二是强化机遇意识。要抓住中央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利用好政府机构改革、城乡一体化发展及税费改革带来的政策空间,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尽快形成全国农村路网,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做到“两个坚持”:一要坚持分类指导。东、中部建设进展较快的省份,要在提高建设档次、提升服务品质、推进网络化上多下功夫,重点解决缺桥少涵问题,打通乡镇与乡镇、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的断头路,加大危桥改造、渡口改造和渡改桥力度,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逐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提高通畅程度、抗灾能力和安全水平。西部地区特别是建设任务重的省份,要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重点在满足农民出行和生产生活需要,首先实现通达,逐步实现通畅。要实事求是,分阶段推进,不能急于求成。二要坚持两个“倾斜”。坚持向西部地区倾斜;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从今年开始,部对中西部“少边穷”地区农村公路建设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中部“少边穷”地区建制村通油(水泥)路由10万元/公里提高到15万元/公里,西部少边穷地区建制村通公路由10万元/公里提高到20万元/公里。

   关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建设质量和管理养护问题,李盛霖说,实施国家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是性质变了,二是使用方式改了,三是手段少了,四是收入减了。面对这些新变化,必须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去应对,以确保建设任务的完成。用足、用活、用好中央的政策;加大中央资金支持力度;保证地方财政投入;搭建多渠道筹融资平台。各地要制定严格可行的资金监管办法,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确保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抓好管理、技术和监管3个关键问题。要不断健全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落实好“政府监督,专业抽检,群众参与,施工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做到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要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建立质量责任档案,创新管理方式。在技术上,要发挥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技术优势,加强对基层交通部门、乡村一级建设单位和当地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和行业指导。要把住原材料质量关,加强对原材料采购、检验、保管和使用等环节的检查和控制;要把住现场质量控制关,抓好路面强度和厚度、桥涵混凝土等关键指标和关键环节的现场质量控制。要鼓励使用适合农村公路特点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通过提高农村公路科技含量来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在监管上,要坚持政府为主、群专结合的监管模式,监管要严格,敢于动真格。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保证工程质量。要发挥各级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完善质量检测手段,定期公布工程质量抽检结果。要对出了质量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零容忍”和“一票否决”。要改善农村公路安全设施水平,继续实施好危桥改造工程,到明年底,基本消灭县道中桥以上、乡道大桥以上的危桥。继续加大对安保工程的投入,加快渡改桥、渡口改造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地区交通安全设施水平。在管理体制上要做到“三落实”,在运行机制上要做到“三结合”。“三落实”即落实责任主体、落实机构人员、落实养护资金。“三结合”即专业养护和农民承包养护相结合、养护管理与路政管理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各地在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爱路、护路的积极性,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到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农村公路保护中来,积极为提高农村公路路况水平做贡献。
    李盛霖在讲话中强调,发展农村公路既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要千方百计不加重农民负担,要注重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努力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既要爱护农民群众的修路热情,又要切实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鼓励投工投劳。要尊重农民意愿,修农民愿意修的路,修农民能够受益的路,使农村公路真正发挥支农、扶农、惠农的作用。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出农民工回流增多,农村就业困难加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出现困难。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积极吸纳沿线的农民工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关于燃油税费改革和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工作,李盛霖要求,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好有关文件精神,妥善安置人员,确保行业稳定。用足政策空间,加快人员安置步伐,做好转岗培训、考试录用和调任工作,加强动态跟踪,及时报告安置进展情况。要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做好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工作。组织好债务审计和还贷协议签订工作,逐步有序地启动第二批省份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工作,积极开展正面宣传引导和政策解释。东、中部地区要在2012年底前逐步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西部地区省份是否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由各省级人民政府自主决定。目前尚未取消收费的省份,要通过召开新闻通气会、专家解读等多种方式,及时向社会各界解读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的有关政策和工作安排,争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媒体的理解支持。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