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9期 第76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9-04-2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第四版 < 上一版   
那一路的刻骨铭心
新闻作者:文 / 李秀云

    我是一个从小就爱做梦的人。1976年恰逢我豆蔻之年,梦便做得更多了。而自始至终萦绕心间的是考上中专或大学,跳出“农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走出那个闭塞的小村庄。
    1978年,我参加了高考,结果榜上无名。正在这时,县里要招收一批民办教师,母亲劝我报名参加招考,我勉强答应了。考试的前一天晚上,秋雨下了个通宵。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特意从邻居家借来一辆自行车,我们一人推一辆就上路了。一出家门,我们就踏进稀泥巴里。平时轻快如滑轮的两个车轮这时就像不上套的犟牲口,刚走了三五米就推不动了。再强行走几次,车轮上的淤泥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勉强着走了不到一半的路,我的两只“解放鞋”被泥粘掉一双。母亲看了我一会儿说,要不你先在这儿等着,我把这辆车子推上公路后再来接你。
    母亲是怎样一步一步把她的那辆自行车推上公路,又一步一步返回来,再一步一步把我的自行车推出去的,我已记不清了。但是,我和母亲走到公路上时的情景却永远留在我记忆的深处。
    那天,我终于按时参加了全县民办教师招考。没过几天,就接到了县上发来的录用通知书,很快被分配到乡中学教书。从此,便很少走家乡的那条小路了。可是那条承载了我的泪水和母亲的血水的稀泥巴路常常出现在我的恶梦里。
    三年前,国家实施的通村公路工程,我恶梦中的那条稀泥巴路终于成为历史,成为永久的回忆。去年,儿子考上大学,我津津有味地给他讲述了我和母亲的那次经历,心想儿子肯定会大加感慨,不料他嘿嘿一笑:“什么年代了还提那事,如今哪有那样的路啊”。
    是啊,现在无论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从我居住的小城回乡下的老家,坐车用不了一个小时,便能到乡下看望母亲。在我眼里,从家乡到城里的路程没有变,变了的是那条路再也没有了泥泞与颠簸。如果说昨天的路曾留下我和母亲的艰辛和跋涉;那么,今天的路,则承载着我和母亲的幸福,那曾经在路上刻骨铭心的记忆将随着乡路的延伸而渐渐淡去。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